全部

闪电述评丨深耕“两创”十年,“文化山东”流光溢彩

来源:齐鲁网

作者:李想

2023-08-12 14:50:08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体现的是“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一脉相承又不拘定法的创新精神,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也形塑着当代中国的崭新模样。

回顾历史,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亘古亘今,取得了辉耀千古的文明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华文化精神中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智慧。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曲阜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人们充分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凝聚人心、提升国民道德素质、推动社会管理的现代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这些年,山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有许多新的开拓性举措,让传统文化闪耀时代光彩。

“海岱一隅”实证中华“多元一体”。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考古,是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重要内容,是更好地认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是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推进考古学与历史学融合发展,推出更多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讲清楚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更好传承文明薪火。

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区域,山东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以《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作报告,介绍了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以“海岱一隅”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为更好保护利用文物资源,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山东深入组织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岗上遗址、赵家徐姚遗址、西孟庄遗址、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琅琊台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在实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构建山东古代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汶口遗址、城子崖遗址等6项考古发现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山东沿海、威海湾定远沉舰等涉水文物考古,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甲午海战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让考古走出“象牙塔”,服务社会,是时代趋势,也是人民的呼唤。2016年以来,山东省考古发掘工地累计举办公众考古和考古研学夏令营活动240余场次,参与30622人次。利用巡回展览、讲座、多媒体、自媒体等形式,让考古成果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2017年6月,山东省首个公众考古基地在济南章丘焦家遗址揭牌。2022年举办“文明之光——滕州岗上遗址考古发现成果展”“涉水钩沉 赓续华章——山东水下考古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群众走进考古现场感受历史脉搏,进一步激发人们了解文物、保护文物的热情,让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个人内心深处。

盛世修文,赓续的是文脉更是自信。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典籍。这些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古籍工作的发展方向,为我们完善古籍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山东以挖掘呈现“山东文脉”为抓手推进文化“两创”。去年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齐鲁文库》编纂出版启动仪式和《齐鲁文库》开篇之作《儒典》新书发布会成功举办。《齐鲁文库》分典籍、研究、史志、人物、文物、文学艺术、山水、科技、红色文献九编。

而《儒典》则致力于打造一部全面反映儒家典籍权威注释、儒学人物言行及传承历史的集成性大典。其书共1816册4789卷,兼具内容的系统性、学术的权威性、版本的原始性、装帧的民族性,对赓续中华文脉,建设当代文明,具有特殊的意义。

从悠悠岁月中走来,以创新创意全新打造的“山东手造”,悄然唤醒齐鲁传统文化。

德州黑陶、淄博陶琉、潍坊风筝、青岛贝雕……提起“山东手造”,很多人都能随口说上几样,这些如今被人们挂在嘴边、广受称赞的手造产品映射了数千年来山东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生产变革,是当代人与祖先形成情感连接的一条纽带,将这段看不见的历史以触得到的形式固定下来,是“山东手造”必须要承担的一种历史使命。

去年3月,山东启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依托非遗或传统工艺,通过创意创新,探索文化活态传承新模式。一时间,“山东手造”成了网络热词,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具有“浪漫”“创意”“时尚”等鲜明时代特色的手造产品,为非遗或传统工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和更加多元化的美。

“山东手造”工程持续推进,成为山东落实“两创”、坚定不移走新时代文化自信必由之路的重要举措。该工程立足于齐鲁大地固有文化资源禀赋,着眼于发挥传统手工艺资源优势,大致涵盖美术绘制类、织造印染类、雕刻工艺类、编织扎制类、烧制锻造类、漆器绘制类、文房四宝类、美食消费类八大门类。作为传统文化大省、工艺大省,山东工艺品类全,发展基础雄厚,如杨家埠木版年画、烟台剪纸、临沂煎饼、孔府印阁、章丘铁锅、平度草编、曹县汉服、临沭柳编、淄博陶瓷、泰山玉器、潍坊风筝……涵盖了人们生活、娱乐体验的方方面面,有着巨大的资源发掘空间。不仅是活态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也成了各地极具特色的文化名片。特色鲜明的“山东手造”里,一陶一瓦、一针一线里都沉淀着历史,蕴藏着令人沉醉的文化之美。

科技赋能文化“两创”,引领传播新变革。

在信息化时代,采用AR、区块链、元宇宙等新技术,丰富创新传统文化的“软表达”,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内在要求。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

2022年6月29日,济南城市文化数字IP暨《新·鹊华秋色图》数字世界启动仪式展示了城市数字交互场景的新体验,让济南文化产业扬起了“数字风帆”。现场会以《新·鹊华秋色图》数字世界开卷为始,通过代表济南城市文化的系列“数字IP”形象展开城市数字交互场景体验,以丰富多维的“数字推荐官”来链接济南城市上下千年的“人文、历史、文化、消费、旅游”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旨在济南市协力打造完成更加年轻活力的“数字消费+场景搭建+虚实共生+产业融合”生态赋能模式,利用持续的数字创意内容和数字场景技术,助推济南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此外,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化旅游逐渐成为文化旅游产业的风口。游戏开发商可通过“数字化”“动漫化”等形式还原山东各古城风貌,将古城元素植入主题游戏,让玩家在娱乐的同时领略古城风采。立足山东古城优势资源,推出古城题材、运河题材、水浒题材“剧本杀”,在“数字化”加持下,利用VR技术、AR技术手段带来的实景视觉震撼,使玩家仿佛置身古代。

古今交融、虚实结合,在数字化的加持下,传统历史文化正被赋予新的表达,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两创”让“文化山东”流光溢彩。

放眼山东,自“两创”提出以来,山东聚焦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一方面挖掘“山东文脉”,建设中华文化体验廊道,另外积极打造“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通过“山东手造”和“山东智造”,带动相关文化产业,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山东文化“两创”的提出和实施,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又一伟大实践,促使山东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在创新中保持新的活力,为山东乃至全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相信随着山东文化“两创”的不断推进,齐鲁大地必将铺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美好画卷。(文/李想)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闪电评论|搭乘电商快车 消费提振年跑出山东“加速度”

闪电评论|搭乘电商快车 消费提振年跑出山东“加速度”

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新的供给也可以创造新的需求。[详细]
闪电新闻 2023-10-16
闪电评论|科技,让齐鲁大地“丰”景如画

闪电评论|科技,让齐鲁大地“丰”景如画

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详细]
闪电新闻 2023-10-16
闪电评论|守护网络“绿水青山” 共筑文明家园

闪电评论|守护网络“绿水青山” 共筑文明家园

网络治理是新任务、新挑战。[详细]
闪电新闻 2023-10-16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