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朱永华:从戏曲广播操成“网红”中拓宽发展思维

来源:齐鲁网

作者:朱永华

2017-02-01 08:49:02

中国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亮相2017春节戏曲晚会。(资料图)

中国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亮相2017春节戏曲晚会。(资料图)

作者:朱永华

30日(正月初三)晚,中国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亮相2017春节戏曲晚会。事实上,这套广播操在此前已经因其教学版视频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央视戏曲频道新媒体组导演李晶告诉记者,30日在春节戏曲晚会上播出的只是这套“戏曲广播体操”的一部分,而这套广播操的教学版视频在过年前已经上传到了网络。(1月31日 中国新闻网)

或许是父母都是地方戏曲演员的缘故,笔者打小就坚定的认为只有在舞台上“唱戏”才算是真正的演员和艺术,即便是如今影视明星一大堆,但笔者还是认为,相比起求真求实、没有任何功底都可以成为“明星”的影视演员,戏曲依然是专业性最强的文化艺术,即使在戏曲舞台上“跑龙套”,非但影视明星难以胜任,一般的“群众”更不可能穿个行头就能上。尤其是传统戏曲中的“唱念做打”,既源于生活,又经过高度的艺术夸张与凝练,更显的唯美柔雅、铿锵山河。没有对戏曲的全神投入与着迷,是很难从中领略这一最具东方特色的传统艺术的。

然不容回避的是,随着现代传播平台的增多和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丰富,再加上快节奏生活及碎片化艺术的大行其道,传统戏曲艺术已经被边缘化,即便是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艺术也已成了各种电视晚会的点缀。曾几何时,令多少人倾倒乃至追捧的戏曲艺术和她的从业人员,如今只能靠每年赶几场庙会或是稀稀拉拉几位老年观众残喘度日,很多地方戏剧团早已名存实亡,按时下的发展趋势,如果戏曲艺术再不依靠自身努力创新抓住年轻观众,淡出历史或也只是时间问题,戏曲艺术已经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命运。

显然,无论戏曲艺术形式如何高雅,如何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缺少创新元素和优秀的新剧目,不能吸引年轻观众的喜爱,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立足与发展,都是很不现实的,尤其是戏曲艺术属于“慢节奏”,与现实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乃至普遍的浮躁心理存在脱节和差异,难与年轻观众的欣赏心理及情绪相吻合,很少再有人对咿咿呀呀的唱腔和脸谱化的唱念做打感兴趣,无论这种曲高和寡艺术具有再高的价值和魅力,都很难再适应社会大众,唯有对戏曲艺术进行改革创新,去贴近和走进大众,才能让戏剧艺术“绝境重生”,回归到争奇斗艳的艺术百花园中。

其实,在戏曲艺术本身难以抓住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情况下,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平台或媒介,将其他多重艺术形式乃至科技舞美等融入戏曲艺术之中,让戏曲艺术焕发新的生命,无疑是一条很值得探索和尝试的途径。戏曲广播体操一经上网就吸引大批粉丝的关注和青睐,乃至成为“网红”,关键就在于戏曲艺术的唯美柔健与广播体操这种普及性的健身锻炼动作进行了“深度融合”,让看似干枯乏味的广播体操顷刻间便的韵味十足,把简单的广播操动作转化成戏剧舞台上“一招一式”,不但提升了广播体操的健身效果,动作也更显“艺术范”,而融入戏曲元素的广播操音乐,更让唯美的戏曲舞台动作在广播体操中释放出无穷的魅力,几乎没有人看过一遍之后可以拒绝重复。

实际上,有多少人喜爱戏曲广播体操,就会有多少人对戏曲艺术产生兴趣,让戏曲艺术通过与时下年轻人喜爱的各种艺术形式进行深度融合、释放,在获得年轻人接受和喜爱的同时,势必也会将年轻观众拉回到戏曲舞台的面前。戏曲广播体操获得成功,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启迪,就是如何拓宽戏曲艺术的发展思路,既然相声小品、电影电视等可以融入戏曲艺术和舞台元素为自身发展服务,那么遭遇现代艺术冲击的传统舞台戏曲,也完全可以降低身段,在主动“依附”其他艺术形式中来凸显自己的优势,而舞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无论与广播体操还是武术表演、杂技、魔术乃至风靡各地的“广场舞”等进行融合,几乎都能实现“双赢”,也完全能够重新吸引观众,再现昨日戏曲艺术倾倒万家的辉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胡春雨:鸡年春晚,刻录中华文化的“中国美”

胡春雨:鸡年春晚,刻录中华文化的“中国美”

中国美,可以美化中国人的心灵;中国风,可以树立中国人的自信。一部戏曲连唱,以京剧为干串烧了多个传统剧种;几十位武术冠军的联袂演出,...[详细]
齐鲁网 2017-01-31

朱永华:被爸妈唠叨的“年味”更值得我们珍藏

无论是声称被“嫌弃”的大学生,还是抱怨“喊不动”的家长,其实既是在“秀亲情”,更是在“晒幸福”,这种体现在大学生家庭中特有的锅碗瓢...[详细]
齐鲁网 2017-01-31

刘天放:豪爽的山东人最能喝,却也要量力而行

豪爽的山东人被评了个喝酒“冠军”挺有意思,但也别总是引以为豪,说明山东人豪爽的同时,也要注意喝酒的害处。喝酒是一种超脱、一种释放、...[详细]
齐鲁网 2017-01-31

朱永华:让传统春节成为化解矛盾的“溶解剂”

法律不会迁就,民意更不会容忍,终结过年呈现的这类极个别杂乱音符,除了提升全民文明素质之外,也提醒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关注平日里群众矛盾...[详细]
齐鲁网 2017-01-30

刘天放:山东退出“除夕污染最重城市”令人欣慰

政府部门的宣传起到了很大作用。城市文明当然离不开法律的强制,有些城市就发布了“禁放令”,但在喜迎新春佳节的时候,禁止不如引导,山东...[详细]
齐鲁网 2017-01-30

刘天放:抢“头炷香”式祈福不如“闻鸡起舞”

烧头香,只不过是习俗而已。如何把握就必须有一个分寸,既不能盲目跟风,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有这样的风俗在,年俗就多了一种,年味儿就更浓...[详细]
齐鲁网 2017-01-29

刘天放:中国春节变“全球黄金周”鼓舞人心

在出国出境游的时候,也一定要注重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杜绝一些令人诟病的不文明行为,消除由于误解造成的不良影响,以让世界更真实地了解...[详细]
齐鲁网 2017-01-28

朱永华:春晚相声《新虎口遐想》更值得“遐想”

新《虎口遐想》无疑是当下相声艺术中的一缕清风,如何让相声艺术既摆脱低俗肤浅又能针砭时弊,辛辣中又经得起咀嚼,令人开胃舒畅振奋精神,...[详细]
齐鲁网 2017-01-28

刘天放:让春节这一“文化符号”回归本源

过好春节,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加浓浓的年味儿,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让年味儿更浓,就应该弘扬优秀的...[详细]
齐鲁网 2017-01-27

刘天放:让年夜饭回归亲民朴素,尽吹正气清风

今年的年夜饭预订还是受到了影响,如此多的中高档酒店、饭店悄然刮起“降价风”,这在近年来还算不多见。不少市民吃年夜饭从“下馆子”回归...[详细]
齐鲁网 2017-01-26

殷建光:保护“春晚”版权助力春节文化传承发展

保护“春晚”版权能够吹响保护春节文化冲锋号。一方面,从国家层面,要引领各级文化部门,保护好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春节文化,这种保护,是...[详细]
齐鲁网 2017-01-26

堂吉伟德:火爆的高端白酒当有“走不出去”的忧思

仅仅以国内市场为主,而没有实现全球化,这对一个行业来说,其实是最大的败笔。表面上看,从啤酒、果酒、黄酒、白酒、葡萄酒和红酒,国产品...[详细]
齐鲁网 2017-01-25

刘天放:春节“中国热”全球兴起展现中国软实力

春节带来的“中国热”在全球兴起,国家影响力,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该被视为我们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在中国...[详细]
齐鲁网 2017-01-25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