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刘天放:让春节这一“文化符号”回归本源

来源:齐鲁网

作者:刘天放

2017-01-27 05:41:01

过年

作者:刘天放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乃至全球华人最为隆重的节日。春节即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和谐、团圆、亲情、伦理,且是对新一年的生活、工作等的企盼。无论如何,春节是其它任何传统节日都无法比拟的。过好春节,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加浓浓的年味儿,对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让年味儿更浓,就应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春节的“文化符号”回归本源。

春节的源头是节气与祭祀,产生于农耕时代的春节传统习俗,确实与城市居民、现代生活不同,甚至有很大的不同。如今,有的面貌依旧,基本保存下来;有的则在以一种新的形式延续。可无论怎样,春节中饱含的团圆、亲情、和睦、思念等,渐已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祈求和寄托,沉淀为民族习俗、文化乃至性格。于是,春节就有了自己独特的“仪式感”,里面就有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认知、认同、尊重、敬畏,而且日积月累,不断夯实。

如今,过年的内涵已呈多元化,但无论怎样卓远,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强化对这种传统文化意义的认识。遗憾的是,不少国人对于春节的文化意义认识不足,而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要使春节回归本源,让过年在新时代仍然闪烁优秀传统文化的光辉,以彰显其魅力。

例如,春节时围绕“情”这个文化核心,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团圆”。团圆,就是全家聚集在一起,“圆”就是过程的结果,它暗合了中华民族对家庭生活的严谨态度。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表达亲情,给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并将这种情感延伸。铁路部门大概是中国最能感受到春节文化核心的一个机构。每到年关,30多亿中国人乘火车回家过年,就是“情”这个文化核心最直接的体现。“情”在,春节文化的核心就在。此外,铁路、公路、航空、水路中那急着回家过年的人群,都表达了情归故乡的渴望。春节前夕,父母的期盼、孩子的笑脸,这些不都是传统文化中亲情、孝道、深情的体现吗?

所以,让年味儿更浓,就该让春节这一“文化符号”回归本源,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比如拜年,拜年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果把想在通过网络、手机、电话等方式拜年,简单地看成年味儿淡了,就不够客观。现代社会中,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使生活节奏加快;中西文化的交融,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当代社会人们思想观念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等,都推动了社会变迁,使过年的方式再多样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传统春节年俗肯定也会有所改变。因此,我们应该用新形式去体现春节期间优秀的传统文化。

无论形式如何,只要还在惦念着家中的老人,孝道就没有变;只要还挂念着外地的亲人,亲情就没有变;只要还在贴春联,年俗就没有变;只要还在包饺子吃年夜饭,过年的理念就没有变;只要还在拜年,哪怕使用微信、短信、电话等新的交流方式,过年的实质就根本没有变。注重内容,不拘形式,就是在用新方式使春节这一“文化符号”回归本源的重要手段。

春节的某些习惯在变,但“文化符号”犹在。全国数十亿人回家过年的春运大潮,年前市场上人们的购物大潮,都是春节这一“文化符号”最突出的体现,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虽然人们准备过年的时间比过去缩短,但是大家过年的心情没有改变,只是更多的人使用了新的方式罢了。

由此,让春节的“文化符号”回归本源,就是要注重春节文化的内核,让人们永远牢记长辈、家人、团圆、亲情等,以使这些人间美好的情感继续延续下去,不论显示中国人开始自由流动的特色“春运”,还是微信、短信、电话拜年,还是电子或数字取代了蜡烛或鞠躬这样的传统,形式变了,但过年的含义始终没有改变。春节这一“文化符号”永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道美丽而永恒的风景线,让我们传承它,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刘天放:让年夜饭回归亲民朴素,尽吹正气清风

今年的年夜饭预订还是受到了影响,如此多的中高档酒店、饭店悄然刮起“降价风”,这在近年来还算不多见。不少市民吃年夜饭从“下馆子”回归...[详细]
齐鲁网 2017-01-26

殷建光:保护“春晚”版权助力春节文化传承发展

保护“春晚”版权能够吹响保护春节文化冲锋号。一方面,从国家层面,要引领各级文化部门,保护好具有本地特色的传统春节文化,这种保护,是...[详细]
齐鲁网 2017-01-26

堂吉伟德:火爆的高端白酒当有“走不出去”的忧思

仅仅以国内市场为主,而没有实现全球化,这对一个行业来说,其实是最大的败笔。表面上看,从啤酒、果酒、黄酒、白酒、葡萄酒和红酒,国产品...[详细]
齐鲁网 2017-01-25

刘天放:春节“中国热”全球兴起展现中国软实力

春节带来的“中国热”在全球兴起,国家影响力,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该被视为我们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在中国...[详细]
齐鲁网 2017-01-25

戴先任:烟花爆竹“禁改限”是政府管理的创新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而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也让各地相关部门承受了来自上级及舆论的更大压力,而且在今年元旦之后,...[详细]
齐鲁网 2017-01-25

朱永华:规范助学金发放更需融入“自立自强”

显然,助学金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奖学金”,他与个人在求学期间取得的成绩、成就也不存在必然关联,而是一种救助和兜底,是为了保障困难家庭...[详细]
齐鲁网 2017-01-24

刘天放:山东广电“一封家书”让过年更有温情

是的,山东广电推出的“一封家书”诉恩情活动,使山东广播电视台化身“信使”传递真情,这就为观众搭建了一个交流情感的平台,以方便大家在...[详细]
齐鲁网 2017-01-23

朱永华:不能让恶意欠薪成了“没牙的老虎”

对于超过法律判决、裁决时限任不能履行归还欠薪法律义务的行为人,一律按照“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进行惩处,是如此,困扰许多年并给社会稳...[详细]
齐鲁网 2017-01-22

刘天放:保护城市古建筑,不要忘记“回家的路”

在城市的历史文化中,古建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最能承载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对古建筑的保护,应该有一点担当精神,很好地珍惜利用,...[详细]
齐鲁网 2017-01-20

朱永华:硕士生猝死可否终结高校酒文化的肆虐

史国平之死,不是死在“酒”上,而是被高校较普遍存在的陋习文化所害,是大学污浊的校风摧毁了一个本有着无限发展前途的优秀青年,这不能不...[详细]
齐鲁网 2017-01-20

刘天放:“停止发布雾霾预警”公众当有知情权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气象部门不再发布雾霾预警,意味着两部门可能正在进一步厘清职责划分,避免在公开发布中出现两种口径的“预警”引发误解...[详细]
齐鲁网 2017-01-19

堂吉伟德:“春节自救指南”,网络快餐的矫情表达

或许有人认为,这种判断过于夸大,有哗众取宠之嫌。然而事实却是,相比于过去而言,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群体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最...[详细]
齐鲁网 2017-01-19

朱永华:对消费者从“言”治罪有悖良法善治

事实上作为每一位消费者,在购买到自己不中意的商品时,都会对商品“吹毛求疵”,极尽贬损的同时,更难免会冒出一句“要命”的牢骚话。[详细]
齐鲁网 2017-01-1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