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智库专家评两会④丨侯小伏:民生目标温暖人心 政策措施全面有力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0-05-25 12:03:05

编者按:

决胜2020,聚焦全国两会。

今年是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疫情防控“下半场”怎么打?脱贫攻坚如何啃下“硬骨头”完成“加试题”?民生保障如何纾困托底?“非常”时期将有哪些“非常”之策?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召开的两会,吸引了更多目光。

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策划推出“智库专家评两会”系列报道,邀请闪电智库专家进行分析解读,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

李克强总理作的40年来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特殊时期侧重救助纾困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对2020年民生工作的目标和政策举措安排,可谓用心用情,温暖人心,振奋斗志。

在目标设定上,将民生放在经济增长之前。疫情之下,不设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却对新增就业人数、失业率、消费价格涨幅、职业技能培训人次和职业院校扩招数量等涉及老百姓生活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和任务,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在非常时期的“底线思维”,为民、忧民、亲民、敬民、惠民的人民情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把就业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就业政策措施更加全面。政府工作报告中有39处提到了“就业”,把“保就业”工作摆在 “六保”之首。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就业事关亿万人的民生之本、事关社会稳定,还事关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但是受疫情冲击及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企业特别是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降薪或者隐形裁员都有发生。此种情势下,报告提出要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并进一步提出了多种支持中小微企业政策、助力重点人群尤其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政策,为失业人员提供救济、再就业、再培训服务等就业保障政策。有了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群众就业保障的路子更宽、信心更足。

减税费、增举债、花好钱的政策力度空前,基本民生的财政保障强劲有力。今年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是适应疫情冲击下财政收入下滑和财政刚性支出不减反增,收支差额扩大的现实需要。增加的2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全部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有利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支持地方保民生、保运转,支持大规模减税降费给企业减负。面对疫情冲击,今年继续执行去年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企业税费负担,减税降费规模创历史最高纪录。这种保市场主体的举措是“放水养鱼”的策略,因为只要市场主体稳定了,就业就能稳定,民生就能兜底。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专项债券投向民生服务、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利于稳投资、稳经济、扩就业,保民生。报告提出政府继续过紧日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幅压减非刚性重点的一般性支出,中央本级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不仅力度惊人,而且也向地方政府释放出更大力度过紧日子的信号。政府过紧日子节约下来的资金,重点用于民生领域。政府过紧日子,人民过“好日子。

政府在脱贫、养老、医保等民生投入上只增不减,群众保障待遇显著提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上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增加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政府对城乡居民的补助标准由2016年的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2020年的550元,财政投入占比可达城乡居民医保基金三分之二甚至以上。总结疫情应对经验,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在遇到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同时探索建立特定人群和特定疾病医药费实行豁免制度,将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长效的制度安排。回应群众的期盼,将2019年我国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进一步扩大到“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将真正提高医保的便捷性与流动性,使流动人口的就医愈发便利。

我们相信,报告中一系列利民、惠民、便民的政策举措,必将以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凝聚为更强大的前进力量。

(作者:侯小伏,为山东社会科学院省发院院长、研究员)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闪电新闻立场,仅供参考。】

相关阅读:

智库专家评两会①丨董彦岭:从“六稳”到“六保”,提振决战决胜信心

智库专家评两会②丨宋协娜:党的科学统筹是疫情防控的核心保障

智库专家评两会③丨周忠高:大力推进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闪电新闻记者 王斐然  报道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闪电评论丨点亮夜经济,越夜越飞扬

闪电评论丨点亮夜经济,越夜越飞扬

夜生活折射时代之变,凸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而发展夜经济,一头连着居民生活、消费延伸,一头连着商业复苏、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详细]
齐鲁网 2020-05-2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