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疫情后的中餐须“洁”与“节”,向分餐传统回归丨闪电评论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20-05-18 18:45:05

我们总是生活在习俗的力量之中,在约定俗成之间,习焉而不察。倘若是陋习,哪怕根深蒂固,改变也只是在觉醒之间。疫情的暴发,为分餐制的回归,提供了机缘。

记得从小不讲究,只要好吃好喝,没多少卫生不卫生的概念。可在饮食上却有一条铁律:别人吃剩的饭菜不吃,别人用过的碗筷不用,但从没想过,一大桌人围在一起共用碗盘,进行口水级的亲密交流有何不妥。若细思则极恐,由此产生的厌恶之感来自人的天性,人们在内心深处崇尚清洁,厌恶混杂,这也是饮食文化的应有之义。只是习俗的力量和美味的诱惑,掩盖了人们追求清洁的天性。

合餐制除了在卫生方面备受诟病之外,还容易造成食物的无谓浪费。长大以后,在一起吃饭成为中国人最寻常的交往方式。甫入社会,饭桌上最大的印象无非两条:一个是丰盛,家常菜再好也比不上馆子味儿;一个是浪费,除非个别好友相约不剩菜,不浪费是不可想象的事,差别只是吃得多还是倒的多罢了。万物皆有生命,一桌食物的生命就是被人们享用,若随意的浪费挥霍,岂不是让美味的食物枉来世间一遭。

矛盾并非存在于习俗之中,崇尚节俭与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决不是对立存在,倘若将铺张浪费等同于热情好客,便不能不说是中国社会的陋俗。既然民以食为天,改善饮食之俗,便是从细微之处推动社会广泛的进步,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只不过是向固有传统的回归。

“举案齐眉”的故事留给后人的启迪,是夫妇相敬如宾的传统,却透露出一条饮食文化的重要信息——早在汉代,我们的祖先便采用分餐制,把食物放在轻盈的几案上,席地而坐,分别享用。从考古发掘的实物来看,早在龙山文化时代,也就是开启上下五千年的五帝时代,我们的祖先便以此分餐。魏武所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说的是崇尚分享,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但不等于混杂无别。如果说传统,回到中国饮食文化的源头,这才是最深远的传统。

直到宋代以后,合餐制才渐成主流。可以想见,诸夏固有的礼俗,难免在历史的板荡中播迁。大约人们渐渐习惯于觥筹交错的热情,或者同器而食的简便,尤其是菜品的极大丰富,使口味的需求愈发超过了肚量。于是,在推杯换盏、迎来送往之间,人们对于口水混杂、剩饭剩菜,也就顾不上讲究。客观来看,西方饮食文化恰恰跟随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从法国宫廷开始变得讲究起来,以饮食卫生为出发点,爱好聚会的王公贵族们推行分餐,引领了社会的潮流,迄今成为西餐的传统。

可见,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分餐制只是让我们向饮食文化的本义回归:我们需要清洁的食物,不需要口水的化合物,何况传染病已然成为人类最大的公敌;吃饭不过是量腹而受,自己盘中的食物需自己负责,实在吃不了也好打包回家。合久必分,分合适度。至于公筷公勺或者适合分餐的餐具,不过是器物层面的演进,只要讲求,殊非难事。

清洁与节俭,在饮食文化的进步中,回归饮食文化之本,便是饮食文化之道。(文/胡春雨)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闪电新闻立场,仅供参考。】

闪电新闻记者 曹晗  报道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加快新基建 激发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闪电评论

加快新基建 激发新动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闪电评论

要以新基建产业发展为契机,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科技为支撑不断增强供应链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源...[详细]
齐鲁网 2020-05-18
谢谢你,护我们周全

谢谢你,护我们周全

[详细]
齐鲁网 2020-05-11
再加把劲,充分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丨闪电评论

再加把劲,充分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丨闪电评论

贯彻中央“六稳”“六保”要求,要在减税降费上再落实、在信贷支持上再加力、在化危为机上再引导,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进一...[详细]
齐鲁网 2020-05-11
闪电评论|感恩母亲,请别把爱“藏起来”

闪电评论|感恩母亲,请别把爱“藏起来”

母爱的伟大,没有尽头。母亲的目光,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这条路上行走,走不出母亲的视线,更走不出母亲的思念,母亲的...[详细]
齐鲁网 2020-05-1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