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朱永华:新学期“减负大礼包”学生为何无福享用

来源:齐鲁网

作者:朱永华

2017-02-22 09:36:02

△ 多地发开学“减负礼包”(资料图)

多地发开学“减负礼包”(资料图)

作者:朱永华

又到开学季,近期,多地教育部门为迎来新学期的中小学生送上“减负大礼包”。诸如严查“阴阳课表”、开学两周内严禁组织考试、设立“无作业日”等等,各地招式繁多的减负新政能否真正给中小学生减压?“减负”,这已是中国各级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的老话题,近年来,几乎每逢开学季,中小学生减负都会成为舆论热话题。(2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其实,早从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减负”就开始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几十年来,社会呼吁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声音越来越大,从中央到地方不仅每年甚至每学期都在给中小学生送上“减负礼包”,2011年的全国两会,“减负”甚至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众多被舆论称为“最严”、“狠招”、“猛药”的减负政策之后,一个不争又堪称严酷的事实却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从“双肩包”升级为“拉杆箱”。鸡年新学期开始,各地再次给学生送出“减负礼包”,甚至还对学校和家长提出刚性要求,长沙很多学校甚至推出诸如“无书面作业日”“无书包日”等新政,在如此堪比给学生直接“打卡”的要求面前,学生的负担是否会实质性减轻,答案注定不会太乐观。

一边是每分必争的高考制度,迫使学校、家长和学生自身必须用增添负担的方式确保成绩,以备更强的考试竞争优势。一边又是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样逼迫学生必须用更优异高考成绩进入事业起点更高的大学,双重乃至多重对分数成绩的刚性压力之下,可想而知,单纯强调给学生减负是何等的不现实和不靠谱,特别是与学生高考成绩存在巨大利益关联的学校和学生家长,即使满心希望为自己的学生、孩子减负,但出于高考和孩子未来的考虑,都不免会产生极度焦虑。更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种现象是,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甚至家长共同营造的这种巨大减负氛围中,更不乏有学校和家长玩起“明减暗增”的策略,以在空前的减负气氛中,通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来让自己的学生、孩子在应试教育面前“出奇制胜”。

不言而喻,就学生的普遍情况看,减负就意味着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下滑”,或相比起没有减负或暗地里“增负”的学生和学校,无疑就会“输在起跑线上”,学校由此不仅会受到家长的质疑,学校的声誉甚至教师的实际收入都要受到影响。尽管国家自1987年就开始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但实际上对学生的素质考核既没有明确的分数指标,在高考录取中,也基本没有因为“素质问题”在各科成绩优异的情况下被拒绝录取,同样更没有因为某学生“素质过硬”而被名校破格录取。素质考核的“弹性”相对于刚性的科目考分,孰重孰轻以及对学校与家长的影响程度,家长和学校都不难从中做出选择。尤其是在地方与地方,学校与学校,甚至家长与家长之间对减负态度和重视程度都不尽相同的前提下,真正选择减负,学校和家长都要承担着由成绩“落后”带来诸多难以预知的风险,尤其是学校和老师,更处在风险矛盾的焦点之处,他们比学生家长更有焦虑。

另外,排除“校内减负、校外加压”给学生造成了“明减暗增”之外,出于多重现实利益的考虑和衡量,一些学校老师不仅暗示和鼓励学生和家长通过参加商业性的辅导班来“增压”提高成绩之外,甚至故意忽视课堂教育和以响应减负为由不给学生布置必要的课堂作业,而是暗示学生参加老师私人安排的“家庭辅导”,并暗中收取不菲的“辅导费”,这样表面上看是学校给学生“减了负”,实际上不但更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也让家庭的教育支出大大增加。

事实上,国家对中小学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又一直在提倡给学生学习减负,然不但家庭的教育支出每年都在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是越减越重,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如果考试特别是高考的考分门槛不除或是进行相应大力度的改观,无论国家还是地方乃至学校给学生出台的减负规定、政策、措施等,都会一次次为校外培训辅导等创造更大的商机和市场,并由此带来学生家庭教育支出的逐年增加,且减负政策、规定越严越狠,越是与这类增长成正比。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无论国家和地方每年每学期送给中小学生的“减负礼包”如何巨大,如何诱人,学生都很难如愿“笑纳”,接到手的都不过是空空的“礼包盒”而已,无论家长、学校尤其是刚性的分数考试门槛就摆在那,谁接受这样的“减负礼包”就意味着被“淘汰”,而且因为每一考分的含金量关系特别重大,无论学校和家长,既不敢将这种“减负礼包”让学生和孩子去享受,更享受不起。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齐鲁漫评:物流快递很脆弱,无视管理很危险

可见,网购及其形成的利益链十分脆弱。如果不在管理上与时俱进,以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方式加以改进,协调好利益链上所有各方的关系,平衡各...[详细]
齐鲁网 2017-02-22

柏文学:教育部门须明确“惩戒”的内涵和外延

清晰明确、公开透明的“惩戒”规则,可以尽可能减少“惩戒”的随意性、情绪性和自由裁量权,更可以让犯错到需要“惩戒”的学生口服心服,并...[详细]
齐鲁网 2017-02-21

刘天放:怎么教育熊孩子,“惩戒”探索意义重大

这一做法就可视为对中小学生规范管理的一次“试水”,也就具有重大的探索意义。虽然有专家称该“管理办法”“易与体罚模糊”,但毕竟还是朝...[详细]
齐鲁网 2017-02-21

鱼予:无内涵的“城市病”是服务之心有“杂念”

没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对一座新城很好管理的大勇气、大智慧。那么,终会因缺少公共设施的支撑而把城镇化变成城中人的梦魇,即使有了形式上的...[详细]
齐鲁网 2017-02-21

刘天放:对“高收入研究生偷单车”不必大惊小怪

文化知识的获得一般只要通过勤奋的努力就可能做到,但人文素养的提升需要拿出更大的勇气。历史上,有知识的孙中山、鲁迅等我们敬佩,但同样...[详细]
齐鲁网 2017-02-21

王彬:济青都市圈要为“发展担当”多一份积淀

这样的规划一旦成真,对于这两大都市圈将是最大的红利,当然,能够承载这些人口,也能够证明其转型发展的成功之处,是秉承科学性的。到时这...[详细]
齐鲁网 2017-02-20

齐鲁漫评:“成绩保证金”收错了对象

新学期开学,能够探索有效促进学生保持和提高学习成绩的方式方法,并且尊重学生建议,同样也是令人感到欣慰的,然如果真要是采用以收取“成...[详细]
齐鲁网 2017-02-20

刘天放:“祈福”心魔不除,雷峰塔还将“倒掉”

可见,“抛币祈福”或是借此敛财的“心魔”不除,雷峰塔就走不出受钱币之累的困境。而这次将倒掉的,不是“封建压迫”,而是人正确的道德追...[详细]
齐鲁网 2017-02-20

胡六一:共享单车不该成为国民素质的“照妖镜”

共享单车被业内人士认为是网络约车后共享经济的一大创举,共享经济旨在充分利用社会剩余资源,化解一些地区和产业的经济剩余问题,扩大就业...[详细]
齐鲁网 2017-02-20

堂吉伟德:谈论“国际生免笔试”要避免情绪化偏差

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课纲标准和选拔原则千差万别的情况下,以公平诉求为理由,让国际生像国内生那样参加统一的考试并不现实。即便进行笔...[详细]
齐鲁网 2017-02-19

王彬:“千村通客车”,靠谱的扶贫“大作”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也就是说,交通是致富的先决条件。所以,“千村通客车”不仅会给老百姓带来出行的便利,更会带来发展的便利,成...[详细]
齐鲁网 2017-02-19

刘天放:全国城管统一服装,也要统一规范执法

如果城市管理总是显得死气沉沉,缺少人性化的温度,就与城市和谐与文明发展的理念相背离。由此,城管换新装,工作作风也换换吧。这既是公众...[详细]
齐鲁网 2017-02-18

李兴会:如何看待市民要求政府干预章丘房价?

良好的发展前景加之没有限购措施,很明显,即将刺激甚至正在刺激大量“热钱”的涌入。如果一些开发商、中介机构借势炒作,恶意散播虚假信息...[详细]
齐鲁网 2017-02-1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