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人民日报半日闲谭:开学季,说“文庙”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舒 翼

2017-09-09 09:05:09

9月,寂静了一个盛夏的校园,再一次热闹起来。跟校园同时热闹起来的,还有各地的文庙。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文庙,虔诚地拜谒孔子,祈求学业顺利。

文庙,是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所以在历代又被称作孔庙、夫子庙、先师庙、文宣王庙等。古时候,文庙往往和当地的官办学校合建一处,即所谓的“庙学合一”,其规制或前庙后学,或左庙右学,或左学右庙,将学生们学习的场所与祭祀孔子的地方融为一体。于是,这一类文庙又被称为学庙。

文庙中,绝大多数是学庙。此外,便是国庙和家庙了。国庙的规格最高,是帝王祭祀孔子的场所,如今只存两座,为北京孔庙和曲阜孔庙。家庙也有两座,一是曲阜孔庙,一是衢州孔庙。

先说国庙。始建于元代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的北京孔庙,是元、明、清三代国家举行祭孔典礼的场所。这里,最让人震撼的是院内矗立着的一百九十八块进士题名碑,上面镌刻着五万一千六百二十四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包括于谦、王阳明、张居正、汤显祖、徐光启、纪晓岚、林则徐、曾国藩等著名人物。雄伟的建筑、壮观的碑林、参天的古木,使得这座“国字号”孔庙,一派静谧、庄严、肃穆的气氛。

再说文庙中的家庙。建在孔子故乡的曲阜孔庙,是历史上第一所专门祭祀孔子的庙堂。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后经历代多次扩建修葺,最终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这里最早是孔氏家庙,后来演变成国庙。另一处孔氏家庙在浙江衢州。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孔子后人衍圣公孔端友率族人迁往衢州,1253年在衢州建立孔氏家庙,这一支即为“南孔”。

继续说回到学庙。到了近现代以后,尽管“庙学合一”的形制结束,但是,文庙仍然与“学校”二字有着紧密的联系。去年,我到访位于福建的安溪文庙时,就了解到一段安溪文庙与著名的集美学校之间的往事。抗战期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厦门集美学校内迁到厦门附近的小城安溪,学校地址就设在城南的安溪文庙。这处文庙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当时正在集美学校读书,也随学校迁至此,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多难忘的时光。在黄先生的新作自传体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八年》里,就写到了这一段求学经历。到了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地方上的某所中学或小学,校址即设在当地文庙,有的甚至到今天都不曾变过。

文庙在今天已成为历史的遗迹,但是在历史上,由于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说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因此文庙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唐太宗时期,就诏令天下遍建文庙。到了明清时代,更是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地都有文庙。即便是小城安溪,也有这么一座“巍巍乎哉的堂皇大文庙”(黄永玉语),文庙的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可见一斑。据不完全统计,清朝末年,中国大江南北有近一千六百座文庙,现在留存下来的,约有三百多座。

一地之文庙,往往又与它所栖身之地相互造就,相映生辉。

譬如大名鼎鼎的南京夫子庙。如前所言,夫子庙即文庙。江浙一带,素来经济繁荣、文教发达、人杰地灵,怎能少得了一座与之相匹的壮观的文庙?于是,在桨声灯影、人潮涌动的秦淮河畔,南京夫子庙应运而生。而在历史的岁月里,这座位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庙,与相邻的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一起,也为六朝古都金陵增添了巨大的盛名与声望。

在春天里走进安溪文庙的记忆还没有散去,去年秋天时,我又走进了另一座文庙——位于贵州的思南文庙。初走进思南文庙的我,并未发现它的不寻常。直到看见大成殿外墙上刻着烧制年号的明代红砖,看见窗格上、屋脊上、梁柱上精美繁复的木雕图案,看见几百年前就已有的育贤井至今仍水流潺潺的时候,我才体会到这座文庙的不凡来。地处黔、湘、渝多省交界处的内陆小城思南,曾经是贵州第一大江乌江航道上重要的油盐中转站。航运的兴盛,带来了思南城的商业繁荣、文教昌盛,留下了文庙、会馆、商号等多处古建筑群。思南文庙,既是数百年前乌江上帆樯林立、思南城里人来人往的历史见证,又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让思南这座古城愈发熠熠生辉。

趁着初秋的一个好天气,我走进北京孔庙。望着那雄伟的建筑、壮观的碑林,我不由地思绪万千。其实,文庙从未远离过我们的精神世界。遍布大江南北的一座座文庙,所昭示的崇文、重教、尊师、家国等传统理念,千百年来,早已注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融进了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中。这种文化基因与文化品格,在过往的岁月里,奠定了“我们是谁”,在未来的日子里,仍将影响着“我们到哪里去”。

《 人民日报 》( 2017年09月09日  12 版)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光明日报光明论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出自淮南王刘安《淮南子》中的《主术训》:“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9-03

光明日报社论:金砖铺就发展之路

在宜人的初秋时节,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中国厦门召开。经过10年发展,金砖国家已经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全球秩序变革、维护国...[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9-03

人民日报海河夜话:全运金牌的加减法

金牌加减之间,彰显出全运的人文色彩和综合价值,涵养着全运的民生根基和大众口碑,激发了全运的创新意识和深层活力。全运会乃至中国体育的...[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9-03

人民日报艺坛走笔:不同角度看“趋同”

由此估判,创作面貌的“趋同”现象,或许不会持续太久,因为打破单调感,寻求丰富和变化,是人们本能的审美需求,观众的眼睛会做出明智选择...[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9-03

人民日报钟声:弘扬伙伴精神 续写“金色十年”

凤凰花开,白鹭齐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举行在即。继去年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今年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中...[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9-03

光明日报光明时评:为脱贫攻坚建立“体检”制度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中国的巨大成功和在减贫方面所取得的骄人业绩对全球产生了积极的“溢出效应”,《经济学人》也不禁赞誉:“在世界...[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9-02

人民日报大使随笔:打造合作亮点 促进金砖发展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中巴关系的航船定能乘风破浪,驶向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助力两国以及金砖...[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9-02

海右今语|鲁义:抓工作就要刨根问底

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工作,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投入其中,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工作状态,便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效果。一段水渠变脏变臭了,找人...[详细]
大众日报 2017-08-23

光明日报:汇聚立心铸魂的思想伟力

当国人以更加积极、辩证的心态对待过去的历史文化,以更加平和、理性的心态对待世界各族文化,当中西文化交融不断创造出杰出的艺术精品,中...[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8-19

人民日报:内容+,新闻变了模样

“媒体融合发展仍然要坚持内容为王,深入融合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和移动媒体精准传播等优势,让更多内容积极向上、题材丰富多样、群众喜闻乐见...[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8-19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流动时代,给孩子稳稳的幸福

在一场留守儿童摄影展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写下的梦想,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在大学当数学老师”“我想当特警”“我想当消防员”“我想当博...[详细]
齐鲁网 2017-08-14

光明日报文化评析:劣质图书摆上学校书架,谁之责

想要杜绝低劣书籍对学生精神的腐蚀,掌握图书采购权的有关部门就必须担当起该负的责任。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不妨开放选择权,听取师生的...[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8-13

光明日报文化评析:粉丝电影透支市场潜力

所谓“锁场”,指的是粉丝为了避免电影因票房惨淡被电影院下线而购买电影票的行为。为了避免偶像的放映场次被取消,该片男主角杨洋的粉丝在...[详细]
光明日报 2017-08-1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