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闪电评论|“保护+传承” 山东推动文化遗产顺“潮”奔涌“热下去”

来源:齐鲁网

作者:薛海文

2024-03-21 15:08:03

明代的赵状元不会知道,他的卷子在今天还能特别火!这份目前唯一流传后世的明代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是青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状元卷旁边的多媒体互动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演变过程,让文物可以和观众实时“对话”。

不只是这份状元卷,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丰厚的文化遗产,宛如璀璨的星辰。

近年来,山东省扎实推进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文化片区建设,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在文化“两创”中不断激活文化遗产基因,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让文化遗产“火”起来,更好满足群众的高品质文化需求,在山东正在从美好愿景变为生动现实。山东拥有泰山、曲阜“三孔”、齐长城、大运河四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数以千计……众多文物单位既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又是把传统文化和潮流要素充分融合的文化空间。山东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始终把文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体现出对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遗产高度重视的文化自觉。在做好顶层设计、实施顶格保护基础上,山东各地文物单位用活、用好新技术和新形式,让不会说话的文化遗产变得“会说话”,让游客“穿越”历史场景“对话”体验古今生活。山东通过文化“两创”不断激活文化遗产基因,不仅满足游客和广大群众“看一看”饱眼福,还成为了历史文化“大课堂”在传播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中大放异彩。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山东“保护+传承”更好激发文化遗产传承焕新张力。春节假期正月初一到初七,山东博物馆总参观人数近15万人次,跻身春节假期国内博物馆热度前十;春节期间,曹县汉服产业销售额高达3亿元、同比增长超50%,皮影成了马面裙花纹、曹县柳编做成汉服配饰、运用木雕技艺制作汉服发簪……山东不断营造丰富的历史文化语境,通过数字技术、沉浸式游览、穿戴设备体验游戏等途径,促进文化遗产变得更加“鲜活可触”,吸引了大批游客与文保单位、遗址遗迹、文博场馆、古镇古村“双向奔赴”。绚烂灯光中的动画图文,展现山东古代文明风貌;博物馆官方文创店的日用杂货、茶器、服配等精美产品,满足游客触摸历史文脉的想象。山东拓展“文化遗产+”文旅融合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用社会公众看得懂、记得住、喜欢听的方式,讲述文化遗产故事,创新推动文化遗产惊艳“亮相”于当代幸福生活。

让文化遗产“潮”起来,山东瞄准受众群体“口味”,推陈出新不断优化文化消费服务,让文化遗产薪火相传持续“热下去”。有关平台统计数据表明,在关注博物馆及文化遗产信息的人群中,18—30岁的人总占比近50%。瞄准受众群体“口味”需求,山东善于以“小切口”从珍贵文化遗产中汲取精神文明滋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文化细节,不断增进对家乡的认同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进而自觉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厚度。山东拥有120多万个各类非遗企业和经营业户,年产值超过1600亿元,众多青年创业者正在挑起文化传承的大梁;在山东,AI技术实现文物复原,“新中式”“国潮风”走进时尚生活,文物古迹与现代文明和谐共生,令国内外青年游客心驰神往……不断优化服务,把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化IP,唤醒历史时空记忆、焕新深厚文化内涵,鉴往知来引发年轻人群体情感共鸣,让文化遗产迸发青春范儿、顺“潮”奔涌持续“热下去”。

在山东这片人文沃土上,古籍典藏丰富厚重,文化遗存、遗址连山排海。加强系统保护,守牢文化遗产安全底线,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全面成形;抢抓时代机遇,“保护+传承”创新融合,让文化遗产绽放时代新韵……作为文化大省、文物大省,山东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彰显责任担当,助力中华文脉绵延赓续、文明薪火代代相传。(文/鲁于)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责任编辑:薛海文 朱富金 梁延菊 刘骏]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