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e观沧海]让协同创新的引擎轰轰响起来

来源:齐鲁网

作者:

2017-02-24 16:04:02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在一域而在全局,不谋短期而谋长远,其关键在于协同创新,依靠创新驱动提供强大动力,依托技术、资本、市场等纽带,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从2月20日起,《河北日报》推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调研行”系列报道,记录三地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做法、成效。三年来,河北省主动与京津共建创新平台、共享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对京津创新要素的承载力,从发展众创空间到谋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各类众创空间200余家,吸引了1300多家京津高新技术企业落户河北,在协同创新上不断迈出新步伐,一条“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链条正加速形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同创新则是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动力引擎,强调的是京津冀三地之间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加快打造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同打造引领全国、辐射周边的创新发展战略高地,提升区域发展整体水平。从根本上讲,协同创新是一种致力于京津冀三地相互取长补短的智慧行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根本要靠创新驱动,要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整合创新资源,以弥合发展差距、贯通产业链条、重组区域资源。”这一重要论述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基本任务,唯有让协同创新的引擎轰轰响起来,才能不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是“一个人的游戏”,三地都要牢固树立起“一盘棋”的发展意识,不仅需要着眼全局来谋划,更需要在全局中看清、找准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京津冀三地同属京畿重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源密集、创新要素富集,但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下,京津冀三地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之一。仅从产业结构分析来看,京津冀三地差异过大,北京进入了服务业为主的阶段,天津与河北第二产业仍然占比较大,如果各自孤立发展,就很难形成配合,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也只能沦为空谈。从这一点来看,要让协同创新的引擎轰轰响起来,就要拆除发展理念上的藩篱,自觉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推动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谁先跳出“一亩三分地”,谁就能加快创新发展,谁也就能更好地种好“一亩三分地”。

当前,河北正处于重大历史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处于各种优势最能有效释放的时期,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最为紧要的时期,处于发展跨越提升最为有利的时期,特别是中央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国家层面布局展开一批重大历史性工程,比如,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北京携手张家口承办冬奥会、国家推动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都将给河北带来不可估量的发展势能。因此,我们要立足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搞好与京津的精准对接、深度对接,推进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深化协同发展体制改革,支持重点区域、重要领域、重大平台先行先试,真正建设好集中承载地和战略合作平台,有效吸引京津创新成果到河北孵化转化,以协同创新推进走好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发展新路。

毋庸讳言,京津冀协同发展,绝非简单的产业对接,而是要打造基于创新资源、产业优势和实际需求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但河北是京津冀三地中明显的“短板”,而科技创新又是河北最大的“短板”,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偏重,质量效益较低,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新旧动能转换不快。如果科技创新问题解决不好,发展动力不加快转换,协同创新就很难做到。因此,要让协同创新的引擎轰轰响起来,当务之急就是要千方百计加快补齐科技创新这一“短板”,知耻后勇、奋起直追,以产学研协同创新为主要形式,借助北京研发的“大脑”功能,加强与京津进行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和集成应用,推进京津科技成果加速在河北落地转化。仅在2016年,河北吸纳京津技术成交额就达到93.2亿元,是2013年的2.4倍,年均增长33.9%,京津冀区域内创新要素的再配置大潮已初现端倪,京津科技创新要素正向河北加速聚集,协同创新的引擎已经发出值得期待的轰鸣。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从“一亩三分地”到“一盘棋”的理念统一,从“轨道上的京津冀”到“蓝天下的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从科技合作到高端产业的精准对接,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大格局正在形成,而河北未来的发展,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潜力也在创新。因此,我们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争一流的使命感,让协同创新的引擎轰轰响起来,向创新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向创新要潜力,走进协同发展的春天。

[责任编辑:杨凡、邹玉鉴]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秦平:恪守扶贫情结汇聚磅礴动力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把大量心血用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详细]
陕西传媒网 2017-02-24

【媒体视点】回归居住属性应为房地产税立足点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推进房地产税是大势所趋,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应当成为推进房地产税的基本立足点。[详细]
经济参考报 2017-02-20

人民日报:书写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新篇章

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我们就一定能不辱使命、不负人民,不断拓展当代新闻工作者的精神...[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2-19

唱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写在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

主流媒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速在互联网开疆拓土,全力在移动端排兵布阵,这是顺应媒体格局深刻变化作出的必然选择,也是巩固...[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2-19

【民族工作怎么看】统一多民族是我国的重要财富和优势

数千年来,中国历朝历代都十分注重维护多民族的大一统,并把它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先秦人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汉朝人...[详细]
统战新语 2017-02-17

深化医改:以投入换机制

近年来我国政府卫生投入实现跨越式增长,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医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当前...[详细]
中国经济网 2017-02-17

【专家视点】何代欣:为什么大家越来越关心税率和税制?

近一段时间,税率高低和税制改革被反复提及。两个典型事件是:持续热议“死亡税率”,以及密切关注“个人所得税改革”乃至“房地产税推行”...[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7-02-17

翻山越岭跨越几多——聚焦财税领域全面深化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2016年,预算公开继续推进,迈出实质性步伐,使公开的预算看得懂、能监督;税制改革和税收立法...[详细]
经济日报 2017-02-17

振兴实体经济要着力推进制造业转型

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但也面临着一些重大结构性失衡风险的挑战。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振兴实体...[详细]
经济日报 2017-02-15

【专家视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税收政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税收政策[详细]
国家税务总局 2017-02-15

“小橙车”考验大文明 济南人要念好这几个经

在享受这种低碳、环保、经济的出行方式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应当时刻提醒自己,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小橙车”成为泉城街头的一道靓丽风景。[详细]
天下泉城 2017-02-15

凌晓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逐梦圆梦的“中国力量”

丁酉年元宵佳节的氛围似乎比以往更显特别,诵诗词、猜灯谜、吃汤圆、舞龙狮暖洋洋的中国节,与之前春节的剪窗花、写春联、挂灯笼、闹花灯红彤...[详细]
环球网 2017-02-14

“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系列专家解读文章之五:以“四个优化”加速新动能发展壮大

顺应生产力发展新要求,加速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振兴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为适应...[详细]
国家发改委 2017-02-1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