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仙桃一小区多名大妈以“预防老年痴呆”为名义,长期在小区内打鼓扰民,业主“用魔法打败魔法”,敲锣回应。
“铜锣对阵大鼓”的闹剧,表面看是噪音纠纷,实则是对于公共空间使用权的深刻拷问。鼓点再欢不能盖过公德心,年龄再大不是免责牌。这场“你敲我打”的较量没有赢家,却给基层治理提出了新课题。
娱乐健身不是扰民特权。大妈们“打鼓防痴呆”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把个人欢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就变了味。家属的辩解更显荒唐:难道治病就要以牺牲邻里和谐为代价?健身娱乐更需将心比心,这是最基本的文明共识。
基层治理不能总当“救火队”。治理噪音不能总等“锣鼓对轰”,把功夫下在平时才是真担当。与其让大妈和业主“斗法”,不如社区主动作为:开辟专门场地、配备隔音设施、建立协商机制。老有所乐与幼有所学本可兼得,关键看治理肯不肯“绣花”。
这场风波犹如一面镜子,照见快速城市化中的治理短板。唯有在“管”字上较真、在“服”字上用情,才能让小区的鼓点敲出文明韵律。小区是共同的家,别让“我开心”踩碎了“你安宁”。
文/陈一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