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灼言|这个村,蕴藏着乡村振兴的“留人”密码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靖晓红

2025-05-29 14:02:05

本村居民、年满22周岁,满足这俩条件即可免费分配100平方米的楼房。

是的,免费!

一条来自山东沂南的新闻登上了热搜:近日,山东省沂南县南村社区举行第11批免费青年楼房分配仪式,6名适龄青年每人分到了100平方米的楼房。

有网友感叹:“这不是别人的家乡,是我的梦想。”有网友调侃:“现在迁户口还来得及吗?”对于南村人来说,这件事并不稀奇,16年来,这个村已经分出去218套楼房。

这不是作秀,不是“网红行为”,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也是对乡村振兴发展路径的探索,而这都源于乡村振兴最核心的因素:人。

留人,一栋楼房拴住一颗年轻的心。

“农村的孩子,一直在往城里跑。”这句话多少年来几乎成了一种宿命。当年轻人都走了,村里越来越空,农村的未来也就不再是未来。

南村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早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他们的村集体经济就有了起色,南村工业园区成立,村办企业逐步壮大,村集体年收入节节高涨。

钱挣来了,如何留住人?于是,2009年,这套被称为“最暖成人礼”的分房政策开始施行。分房采用“二次抓阄”机制:先按出生时间抓顺序号,再按序选房号,全程录像签约,确保公平透明。

22岁,刚好是大学毕业或者开始考虑婚事的阶段。在城市买房压力大,回村有房住,很多年轻人不再一味往外冲,而是重新审视脚下这片土地。

218套房子,总价值超2亿的真金白银,这样的“手笔”不只是一套房子、一份归属感,也是打造近悦远来、宜居宜业人才生态的深刻洞察,更是家乡与年轻人之间建立的深层连接。

留住人,用房子吸引人,以机制托举未来。

有人可能会问:免费分房,这不是“撒钱式福利”吗?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养懒人?看看南村是怎么做的。

首先,房子是有门槛的:必须是本村户籍、年满22岁、且本人长期居住或准备长期在村里生活。不是你想拿就拿,不是“空降本地”也能分房。

其次,房子不是“送出去就完事了”,还要配套就业、教育、医疗等一整套服务。这不是“给你个窝”,而是“建一个生活的完整闭环”。

最关键的是,这项政策的资金来源。南村社区的底气来自稳固的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达20多亿元,集体收入超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9万元。每年几套楼房的成本,对他们来说是“可控”的投资,不是烧钱,而是“花钱,留人”。

有房,有业,有希望。以房子做“磁铁”,吸引年轻人,以机制建“地基”,托起未来。

留得住人,乡村振兴才有未来。

扛牢农业大省责任,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如何再加力?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到“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每一条都离不开“人”这个核心变量。

除了免费分配楼房,南村的民生福利体系也在持续升级。村里为60岁以上老人每年发放7000元生活补贴,其他居民每年发放4000元分红。逢年过节,村里会发放花生油、面粉等生活物资,并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此外,村里还投资数百万元改造社区道路,新建停车位、充电桩,开通燃气和集中供暖。十多年来,南村在民生方面的支出已超过3亿元。村民笑称:“从出生到养老,村里全包了!”

留人,留住人,更要留得住人。南村的探索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高喊口号,而是让年轻人觉得“我的家乡,是值得回去的地方”。这是南村的“留人”密码,也是乡村振兴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想办法“抢人”,而南村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乡村吸引年轻人的强大“魅力”。乡村的留人不是简单的人口回流,而是要锻造“产业磁吸+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制度托底”的多重闭环机制。所以,南村分出去的每一套房子,不仅是安家落户的物质保障,更折射出对人才流动规律的精准把握,用硬件投入激活情感和文化认同,最终实现“乡村与人才共成长”的良性循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的未来说到底就是如何吸引人、如何留住人、如何发展人、如何让人发挥出能动性去改造乡村、建设乡村。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争光……”也许,当年轻人不再把“回村”当作一种退路,而是成为一种选择,甚至是幸福的开始,那才是乡村振兴真正的模样。

文/靖晓红

 

[责任编辑:张艺凡 靖晓红 梁义 郭常宏]

闪电评论丨文化为墨、山水为纸 绘就济宁文旅融合诗意画卷

闪电评论丨文化为墨、山水为纸 绘就济宁文旅融合诗意画卷

尼山巍巍,儒风浩荡;运河汤汤,文脉悠长。[详细]
齐鲁网 2025-06-03
灼言丨这个端午,山东太“燃”了!

灼言丨这个端午,山东太“燃”了!

山水流转间,有独特的氛围感。[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6-03
闪电评论|鲁源村的三重文旅着色

闪电评论|鲁源村的三重文旅着色

悠长而厚重的传统文化在这里找到了更年轻、时尚的解锁方式。[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5-31
灼言丨以“匠心”作初心,以“擂台”为舞台

灼言丨以“匠心”作初心,以“擂台”为舞台

崇技尚能,方能壮大技能人才队伍;重视人才,方能筑牢坚实技能人才基座。[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5-30
舆见|流量盛宴下的安全底线不能失守

舆见|流量盛宴下的安全底线不能失守

又是一起“网红美食”的安全事故。一场盛宴可以没有滤镜,但不能没有安全。在流量盛宴的背后,更应是一道道守住底线的安全红线。[详细]
闪电新闻 2025-05-2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