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落实好“走在前、挑大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重大使命,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是山东的必然选择。近日召开的全省学习实践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推进文化“两创”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文化“两创”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主题主线。落实好这个主题主线,要全力念好高、精、新的“三字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发源地、沂蒙精神诞生地,山东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有高定位、高质量、高标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天然优势和丰富经验。要高定位谋划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整体提升思想理论引领力、主流舆论引导力、主流价值凝聚力、文化根脉生命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化产业竞争力、国际传播影响力,为全面促进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要高质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内不断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做好阐释解读,更好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要;对外要搭建交流互鉴高端平台,创新国际传播内容、方式和形式,积极开展多维对话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山东故事,全方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持续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要高标准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出更多像《大泰山》 《大河之洲》 《新沂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儿绘本大系》等文化精品,用丰富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塑造更多齐鲁文化品牌,擦亮文化强省建设的金字招牌。
凡谋之道,周密为宝。精准施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必然要求。要精心谋划,强化顶层设计,全面落实省委《关于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 高质量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意见》。要精准施策,聚焦破除制约文化强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弊端发力,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精细抓好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创新是第一动力。文化强省建设,创新为要。要与时俱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用新机制激发活力,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国有景区、考古调查勘探、文旅人才引育等重点领域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塑造齐鲁文化新优势。要继续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继续深入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加快推进文旅提质赋能计划和“千家景区焕新” “百企领航”行动,加快“山东文脉” “海岱考古”、文化基因解码利用等重点工程建设,擦亮齐鲁文化“两创”品牌,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强大支撑。
只要我们坚持高定位谋划引航、精准施策保障、创新驱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必将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文/季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