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闪电评论|讲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山东故事”

来源:闪电新闻

作者:李振华

2024-03-22 15:20:03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文化资源富集的省份,山东近年来持续叫响“海岱考古”品牌,同时加大对各级别文物的保护力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稳步迈上新台阶。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过去,说起文化遗产,人们大都有种陌生感。无论是博物馆的展示柜,还是电视上的鉴宝节目,文化遗产给人的感觉是“只可远观”。但其实,文化遗产的源头是活的,真正的源头来自社会生活本身,来自人民群众。

“活”是文化遗产的正确打开方式。让文化遗产真正“活在当下”,既要重视对文化遗产原貌、现状的保护,也要考虑文化遗产在以文化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让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春节期间,山东博物馆策划推出一系列精彩的展览和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观众到博物馆里过大年。据统计,正月初一到初七,山东博物馆总参观人数近15万人次,跻身春节假期国内博物馆热度前十。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文化遗产保护关键在人,只有让百姓在生活中触摸历史,才能动员整个社会参与到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与文物对话”也已不再稀奇:在青岛广兴里,融合数字视觉艺术、真人戏剧表演、动画等多种艺术方式的《广兴里·绮光幻境》实景创意秀,生动呈现百年广兴繁华过往;在青州博物馆,游客们可以通过多媒体互动屏了解镇馆之宝——明万历二十六年赵秉忠的殿试状元卷;在周村古城,亲自体验揉面、烤制的烧饼制作成为古城游的打卡项目……

触摸历史、对话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文化遗产、读懂传统文化。

从文化遗产保护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遗产,是启迪后人的宝贵财富,是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和根源。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近年来,山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耕齐鲁人文沃土。

2023年9月,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齐鲁文库》首批成果《齐鲁文库·典籍编》第一辑100册正式发布。这是山东整合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力量和资源的成果,也是山东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成果。

近年来,山东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以降文化,构成文化谱系完整、文脉传承的发展链条,为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强大的原动力。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海岱考古”品牌持续擦亮。

通过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找到了传统和现代的连接点。

在曲阜,许多中华经典成为中小学诵读教材;在淄博,古老的淄博丝绸与崭新的文化地标“牵手”打造出文化新IP;在潍坊,手造博物馆和“山东手造•潍有尚品”展销基地有力推动风筝、吉他制作、黄金珠宝加工等优势手造产业发展……

在保护之上,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创造性成果不断转化。在过去的十年间,100项非遗领域的经验获评山东省非遗保护亮点工作,并得以广泛推广。文化遗产为教育、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文化精粹。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色品牌培育

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山东是文化大省、非遗大省,要讲好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山东故事及文化影响,山东责任重大。

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让作为文化强省的山东形象叫得远、叫得响,就要抓好特色品牌培育。

在这方面,潍坊市全力做好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管理和提升利用工作,加快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试点,积极创建“渤海走廊”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布局建设一批非遗展示馆、非遗聚集区,连续两年举办全国年画传承发展大会。扎实推进版权登记保护,全市版权登记量12.45万件,居全国前列、山东省首位,成为山东省首个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城市。

打响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品牌,还需要深挖文化遗产资源,讲好时代故事,实现齐鲁文化高质量发展。

春节民俗文化展演展示、乡村节庆民俗游、非遗体验游、古城古村游、新春田园游、民宿欢聚游……山东聚焦群众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文旅消费需求,大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优质产品供给,推出系列惠民利民举措,通过这些有关文化遗产的系列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深化文旅推介交流,提升了“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美誉度,推动了文旅深度融合。

物换星移,文化芬芳。翻开厚重的历史册页,续写鲜活的文化篇章。让我们一同唤醒齐鲁大地上的文化遗产,绽放山东故事的时代风华!(文李振华)

 

[责任编辑:刘国栋 靖晓红 梁义 刘骏]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