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闪电述评|于海岱间挥笔,描绘浓淡相宜文化“两创”新画卷!

来源:齐鲁网

作者:刘国栋

2023-03-14 16:25:03

文化“两创”山东实践系列述评③

3月12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会议开始前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亮相“代表通道”并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提到了一个叫作“鲁源新村”的千年古村。杨朝明介绍说,鲁源新村紧邻孔子出生地尼山,自己经常前去采风调研。这些年,鲁源新村里建起了别墅,村民开起了民宿。青砖灰瓦、古韵悠悠的儒学美德示范街上,集书籍、文创、展览、体验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会客厅”吸引了很多游客,儒学文化研学游成为“网红”。

作为一位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杨朝明对此很是欣慰。他认为,鲁源新村的发展变化,是齐鲁大地文化“两创”上的一个微小缩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今天影响力的一个突出表现。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莅临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这是一个历史时刻,昭示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春天已经到来。

作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以及海岱文化、齐鲁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的汇聚地,近年来,山东借助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以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大众为落脚点,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的品牌积淀着文化传承和精神支撑,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更蔚然成风。文化“两创”工作百花齐放,结出了累累硕果。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四次整版以“好客是真情 好品凭厚道”为主题推荐山东,从黄河口到超然楼,从胶州湾到泰山巅,都推动“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迈向了传播新高度;“过年就买山东货!”从元旦开始,一场贯穿整个春节、辐射全省各地的“黄河大集”品牌活动陆续开启。章丘铁锅、蛋壳黑陶、相公制墨,还有淄博陶瓷、滨州粗布、临沭柳编、潍坊泥虎等一个又一个“山东手造”琳琅满目走入百姓生活,让大众能够触摸、回味、体悟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山东文脉”工程建设,启动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立起新时代山东“文化泰山”,6项考古发现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大力推进“海岱考古”,让人们从“活”起来的文物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坚定自信自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尚和合、求大同”,孔子与托尔斯泰思想对话,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与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强强联合,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儒学美德示范街上有了“文化会客厅”,当儒学文化研学游成了“网红”,“庙堂之典”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传统文化的真精神才是从文献当中走出来,走进了人群,走向了社会,用紧接地气的表达,绘好浓淡相宜的新时代“画卷”。

一个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高度的自信,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霸权纷争中展示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博大胸襟,才能在风起云涌的文化浪潮中坚守初心。一种文化只有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真正为自己民族的崛起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一如杨朝明代表所言,如果把中华文明比喻成一棵生生不息的大树,树干之所以又粗又壮,是因为它的根扎得很深很牢。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之一,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山东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扎根于齐鲁大地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在文化“两创”的引领下,不懈的为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而努力,用新的方式新的表达,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火”起来,真正融入到生产生活各方面!

新的征程,山东蹄疾步稳,勇毅笃行,于海岱间挥笔,描绘浓淡相宜文化“两创”新画卷!(文/刘国栋)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闪电评论丨百年胶济跨越齐鲁 体悟文旅融合“好风景”

闪电评论丨百年胶济跨越齐鲁 体悟文旅融合“好风景”

沿着历史的脉搏,文化体验廊道向现代世界倾诉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底蕴和辉煌。[详细]
齐鲁网 2023-03-16
闪电评论|沿百年胶济看山东文旅发展“驭风而行”

闪电评论|沿百年胶济看山东文旅发展“驭风而行”

“流动的中国”搭载着“山东好品”驰骋在文化发展的快车道,让好客山东享誉八方走向世界。[详细]
齐鲁网 2023-03-16
闪电评论|激荡财政“活水”,让山东创新发展活力充分涌流

闪电评论|激荡财政“活水”,让山东创新发展活力充分涌流

实体经济是国家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详细]
齐鲁网 2023-03-15
闪电评论|突破5000亿元 山东将“国之大者”扛在肩头

闪电评论|突破5000亿元 山东将“国之大者”扛在肩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详细]
齐鲁网 2023-03-15
闪电评论|在山东,感受交通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闪电评论|在山东,感受交通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大交通”体制的不断完善,让山东交通实现了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化。[详细]
齐鲁网 2023-03-15
闪电述评|在山东,儒学何以传承新生?

闪电述评|在山东,儒学何以传承新生?

山东充分挖掘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的优势,加强对齐鲁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详细]
齐鲁网 2023-03-15
闪电评论 | 山川湖海见精彩,山东文旅高质量发展“悦”动前行

闪电评论 | 山川湖海见精彩,山东文旅高质量发展“悦”动前行

山东精品旅游展现品牌力量,“好客山东”成为一张靓丽名片。[详细]
齐鲁网 2023-03-13
闪电述评|走出国门,提升齐鲁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闪电述评|走出国门,提升齐鲁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泰山巍巍,黄河滔滔,齐鲁大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详细]
齐鲁网 2023-03-13
闪电评论|唱好黄河“大合唱” 奏出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闪电评论|唱好黄河“大合唱” 奏出高质量发展“协奏曲”

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助力山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详细]
齐鲁网 2023-03-13
闪电评论|聚力经略海洋 山东奏响“蓝色乐章”

闪电评论|聚力经略海洋 山东奏响“蓝色乐章”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详细]
齐鲁网 2023-03-13
闪电评论|好品好客 畅享高质量发展“齐鲁味”

闪电评论|好品好客 畅享高质量发展“齐鲁味”

好客山东人,好品一起“造”![详细]
齐鲁网 2023-03-12
闪电述评|让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闪电述评|让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中华璀璨的文化犹如一条奔涌的长河,需要不断注入活水方能奔流不息。[详细]
齐鲁网 2023-03-1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06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81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