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朱永华:深夜来电,拿什么能让你相信“我是好人”

来源:齐鲁网

作者:朱永华

2018-05-18 09:28:05

作者:朱永华

20岁的广西男子宁某旺骑行至甘孜州理塘县,因疑似高反昏迷被当地经营客栈的阿哲、宁建等人送入院,宁建等人几番转折联系上其家人。但上百次沟通下来,已和宁某旺失联近一年的其父宁某喜却认定,这是和之前每天接的催款电话等一样,是诈骗,甚至他一度对宁建等人开骂。面对记者的询问,他也几度怀疑:你们是不是诈骗或传销的?(5月17日《成都商报》)

儿子与父母家人“失联”一年多,突然一天夜里,有电话打来告知,失联的儿子远在数千公里之外的病倒住院,急需家人前往处理,在现实社会语境下,谁都可能会怀疑甚至坚信对方是诈骗团伙,即便是后来几位好心人穷尽各种办法,又是发身份证图片,又是拍视频,甚至还用上的“现场直播”,但因为病情危重,患者无法用语言等行为进行表述,这位父亲和家庭成员始终不愿相信事情的真实性,尽管宁某旺的哥哥已经踏上去往的旅途,但其依然不敢肯定对方是出于“好心”。

这不免太过于痛心和无奈,但事实上包括宁某旺父亲在内及其家人的这种“宁信其诈骗,不信其好心”也不是没有道理,恰恰相反,无论是社会传言还是舆论报道乃至官方发布的各种案例提醒,类似这样的骗局确实不胜枚举,不只是身份证可以被冒用乃至PS后对持有者家人实施诈骗,宁建等人采取的这些意欲让宁某旺父亲相信的方式,基本都被一些诈骗团伙使用过,再加上由不正常社会氛围带来的影响,几乎每个人对来自外界以及陌生人的沟通交流,均保持高度的戒备和怀疑心态。

我们都知道有“狼来了”这则典故,而事实上,社会对于传销、诈骗等犯罪的戒备心里远比“狼来了”更登峰造极。尽管警方对这类违法犯罪始终采取高压态势,但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犯罪手段的不断翻新,此类违法犯罪不但从现实走上网络,所采取的方式与手段更令人防不胜防,稍有疏忽大意,就可能“中招”,而警方除了“严打”之外,各种防诈骗警示提醒也已经渗透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客观上既造成社会彼此信任度的接近于零,导致“善恶难分”,有时甚至会酿成错把好人当恶人。

平心而论,虽然社会上各种传销和诈骗犯罪频发,方式与手段也是“与时俱进”层出不穷,更不乏有轻信者受骗上当损失钱财的案例报道,但能够成为新闻的本身就说明此类犯罪并不是相当“普遍”,就如同媒体一度热议的“扶起老人反被讹诈”一样,真正遭遇做好事被讹的不多,但由于被过度渲染放大,反而导致很多善良老人摔倒没有人敢上前搀扶。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社会生态下,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很有必要,但也无需“草木皆兵”,尤其是政府和警方,在“警示提醒”社会防范传销、诈骗、盗窃等侵财犯罪的同时,更要树立起自身的防控和打击自信,提升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其实,城市家家户户安装防盗门、防盗窗,遇到老人摔倒不敢扶,接个陌生人电话就“想到了”传销诈骗,其根本原因既不是“盗贼遍地”也不是传销诈骗四起,更多还是心理和意识上的缺乏安全感,归根到底问题是出在社会彼此信任的缺失上。

越是强调加强个人防范,越是会增加人们的戒备心里和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反过来越是处处戒备越是会怀疑一切。就事论事而言,面对宁某旺父亲的“多疑”,拿什么能让你相信“我是好人”,几乎就成了包括媒体记者在内和阿哲、宁建等人难以应对的尴尬。因此,在笔者看来,警方由得不厌其烦的强调“不与陌生人说话”,就不如广泛普及法制教育和提升人们的法制观念,营造出整个社会的法治氛围。用良好的法治环境来提升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安全感。

是如此,当深夜“陌生人来电”的一刹那,我们所想的一定是“急电”而不是“传销或诈骗”。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吴云青:服务业升级,也要为“老派”留足慢行道

餐厅也应该保留人工点单及结账服务以备顾客不时之需。服务业升级,向科技要效率走得再“快”,也得留出一条“慢行道”,允许顾客在“老派”...[详细]
齐鲁网 2018-05-17

江德斌:手机号码被“误标”应有便捷解绑通道

陌生号码标注功能为防范“骚扰电话”提供了技术路径,令广大用户为之受益,可技术并非完美的,它无法杜绝误标、漏标,以及他人恶意标注行为...[详细]
齐鲁网 2018-05-17

刘天放:城市“抢人大战”,为何总遗忘“工匠”?

抢人才重学历,遗忘“工匠”实属可惜。城市中当然少不了研究型人才,但绝不能忽视“工匠”。如果把技工或高级技工也纳入引才范围,并与其他...[详细]
齐鲁网 2018-05-17

吴云青:虚假低级,自媒体别拿新闻规范不当回事

首先是对当事人家庭:老人的儿女被误认为“不孝”,承受了舆论和精神压力,造成了名誉损失;其次是对自媒体本身:“一假成名”之后,还有多...[详细]
齐鲁网 2018-05-17

梁江涛:为民办事要踏石留痕,不是“微信留痕”

鲁迅先生就说过,在社会上,大概总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既是名人,也就无所不通,无所不晓。所以译一本欧洲史,就请英国话说得漂亮的名人...[详细]
齐鲁网 2018-05-16

吴一物:瑞幸vs星巴克,不是非赢即输的零和竞争

越来越多差异化定位的咖啡品牌出现,能弥补星巴克等大品牌此前市场覆盖的盲区,也能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咖啡消费习惯,在各品牌共同拓展市场的...[详细]
齐鲁网 2018-05-16

邓海建:“空姐遇害案”之后,该如何看待网约车?

眼下,交通部等密切关注网约车规范化建设,一桩桩网约车好司机的故事,大概自下而上地做出了铿锵回应:只要产业发展有序、只要监管科学合规...[详细]
齐鲁网 2018-05-16

范娜娜:打击流量“黑社会”必须毫不手软

既然公众寻求情感的刺激,便投其所好,刻意迎合受众喜好,不惜用各种方式去夺人眼球,利用人们的情感来引流,从而提升点击率和浏览量。一旦...[详细]
齐鲁网 2018-05-15

舒圣祥:点赞英雄机长之后,更应追问事故责任

28年前发生在英国的类似事故,是因为使用了错误的螺丝,导致风挡在高空中无法承受巨大压力差,发生脱落。所以很多专业人士怀疑,这次事故也...[详细]
齐鲁网 2018-05-15

吴云青:专业出行与“马路社交”不能暧昧不清

搭乘顺风车肯定有一定风险,滴滴如果负责任,应该一开始就向乘客进行风险提示,绝不能轻描淡写甚至刻意回避。现实却是,平台只顾着用车费补...[详细]
齐鲁网 2018-05-14

邓海建:二更食堂的“作”与流量生意的响亮耳光

把“人血馒头”当热点来蹭、把人命事件当生意来消费,终于引发众怒,终于“不作不死”。只能说,天量的举报和投诉,大抵代表着这个流量年代...[详细]
齐鲁网 2018-05-14

汶川地震10周年:望川不忘川,天涯共此时

凤凰涅槃,灾后重生,是很多人给今日汶川的“画像”。涅槃重生,也“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是脱胎换骨的结果容易被聚焦...[详细]
齐鲁网 2018-05-12

盘和林:数字经济,让贫困地区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数字经济的强渗透性使得汶川地区可以快速跨越电商发展和崛起阶段,进入数字经济普惠阶段,所谓普惠,即由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上下游产业协同...[详细]
齐鲁网 2018-05-1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