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邓海建:当“塑料海鲜”开始爬上餐桌

来源:齐鲁网

作者:邓海建

2017-12-26 10:46:12

作者:邓海建

最近,深圳市蓝色海洋环境保护协会组织年度活动,总结海洋垃圾数据分析显示:塑料制品、食品包装袋、烟头为最常见的海洋垃圾TOP3;海滩管理力度与海洋垃圾状况正相关,无管理方的场地海洋垃圾较为严重。(12月25日 《深圳晚报》)

长江被垃圾困扰,海洋受塑料威胁。于是,海上不仅“生明月”,还可能生出塑料滔天的奇幻景象。

一张从小困在橡皮筋中长大成畸形的海龟照片,叫人感慨“沧海桑田”的另一种怆然;而英国广播公司(BBC)最新纪录片《蓝色星球2》里,一段抹香鲸误囤塑料桶的视频,更叫人揪心海洋的命运。当然,还是数字更能作证这种危险的态势:全球平均每年产生4800亿个塑料瓶,并且还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未来10年内,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鱼还要多;2030年前,全球人口将达到85亿,鱼类食品安全将成为更大挑战。

鱼没了,贝壳呢?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爱吃海鲜的人每年可能吞下多达11000颗塑料微粒。BBC查核后发现,证据显示特定种类的贻贝和牡蛎确实含有塑料微粒,但是,如果每年要吞掉一万多粒塑料,平均每天要吃至少四个牡蛎和17到18个贻贝。不管怎么说,“塑料海鲜”开始爬上餐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全球吃货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人类抛弃的塑料垃圾,风吹日晒化为碎片,而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称为塑料微粒。在食物链上,海洋这个塑料污染最严重的领域,正在以宿命般的逻辑,将“自食其果”的生态规律,落实到被塑料微粒渗透的“大餐美味”之前。

今天,塑料已成为海洋中第一大类垃圾。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海洋,全部加起来可以绕地球420圈,超50种鱼类被发现正在食用塑料垃圾。当加拿大渔民在芬迪湾捕到一只虾螯上带有百事可乐标志的龙虾,当“吃海鲜还是吃塑料”成为真问题的时候——面朝大海,还能春暖花开吗?如果我们不再关心鱼类和贻贝的命运,我们大概也没法关心好陆地上的粮食和蔬菜。

12月9日,联合国环境署海洋事务主任斯文松在“全球海洋治理与生态文明”分论坛上说,中国不仅是海洋大国,也是海洋渔业养殖大国,需要寻找一种更可持续的渔业养殖模式,以解决塑料垃圾、污水及抗生素对近海的污染。诚然,海洋塑料污染是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对于中国来说,涟漪效应可能更为明显。一是因为中国海岸线漫长,海洋渔业养殖规模巨大;二是因为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中国方案”,对13多亿人或全世界来说,都是责任和契机。

“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在这个星球的生态海洋,每一尾鱼、每一颗贝,都是掀起环境飓风的蝴蝶翅膀。触目惊心的塑料从哪里来、它们又该往哪儿去,我们未必是制度设计或执行者,却终究有微小的力量——尽量少用塑料制品,尽量少去打扰干净的海洋。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江德斌:“网购黑灰产”犹如吸血鬼,须齐力打击

“网购黑灰产”涉及到非法买卖个人信息、讹诈、欺诈等违法行为,不仅严重侵犯商家的合法权益,危及到电商业的健康发展,亦滋生个人信息泄露...[详细]
齐鲁网 2017-12-26

杨玉龙:外卖平台“无需餐具”选项不能成了摆设

面对“环保选项”尽量选择“无需餐具”;选择“无需餐具”仍有商家“赠送”餐具的,可直接反馈给商家;更或者通过手中的“差评权”和“好评...[详细]
齐鲁网 2017-12-26

谭浩俊:“苹果期货”给小苹果带来“大期待”

毕竟,苹果是广大居民消费量最大的水果之一。所以,苹果期货在搭建交易平台的同时,如何更好地为生产者和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双方的信...[详细]
齐鲁网 2017-12-25

邓海建:医院“年底突击控费”,早干嘛去了?

所谓“年底突击控费”不是全国医院层面的普遍现象——可问题是,即便“年底控费”的是少数医院,但这些小概率的行为,被患者遇上可能就是百...[详细]
齐鲁网 2017-12-25

石怀玉:爱心经不起折腾,募捐当力戒“失误”

阻碍公益事业发展的最大敌人就是夹杂私心。如果本身没有问题,自然不怕任何质疑,而且还应欢迎公众和媒体对这项神圣的事业予以监督。爱心得...[详细]
齐鲁网 2017-12-25

谭浩俊:保护英烈要有道德底线,也要有法律红线

以立法形式保护英烈纪念设施、维护英烈名誉荣誉,既是新形势下缅怀英烈丰功伟绩、传承英烈精神、继承英烈遗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详细]
齐鲁网 2017-12-24

《妖猫传》影评:少年锦时续写真爱传奇

被一部电影吸引有不同的原因,或许是电影精美的制作,或许是因为有着喜欢的演员,亦或许是被电影中荡气回肠的感情吸引。被《妖猫传》吸引,...[详细]
齐鲁网 2017-12-24

刘天放:对部分国人过“洋节”,不必过度担忧

如果部分国人愿意过“洋节”,就让他们过,反正也是跟着瞎起哄,因为“洋节”在中国没根基、没土壤,就把它当成一次“大联欢”。有人想热闹...[详细]
齐鲁网 2017-12-24

谭浩俊:国企聚集实体经济,才是真正的突出主业

国企聚焦实体经济,是一种非常好的导向,它不仅能够让国企的定位更准、发展的目标更明,也能有效调动民营企业投资实体经济的积极性,真正提...[详细]
齐鲁网 2017-12-22

刘天放:缓解“知识焦虑”不仅“知识付费”一条路

莫把付费知识当成“粉丝经济”中的“网红”,缓解“知识焦虑”不仅有“知识付费”这一条路可走。以务实态度长久地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并形成...[详细]
齐鲁网 2017-12-22

吴云青:“幸福养老”,求诸于人更得求诸于己

如果抱着旧的养老习惯和观念不变,就算跟儿女住在一起,可能还得发愁儿女要上班,陪伴自己的时间不够多;有了开放的心态和让自己精神充实的...[详细]
齐鲁网 2017-12-22

左崇年:“跳槽新常态”,要用全新的视角去待之

尤其是对前途还是一片迷茫找不准自己方向的年轻人来说,在年轻的时候多跳几次未必是坏事。因为年轻,折腾得起,而且有资本去折腾,即使有问...[详细]
齐鲁网 2017-12-21

刘天放:对“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不妨一笑而过

可见,网络用语,抑或是年度网络流行语,不是社会主流,更不会像“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那样具有导向性。虽然网路用语也与生活、经济、环境...[详细]
齐鲁网 2017-12-2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