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堂吉伟德:微信群“踢人乱象”呼唤增强公共意识

来源:齐鲁网

作者:堂吉伟德

2017-10-30 10:03:10

作者:堂吉伟德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各种微信群,尤其是工作群、家长群,越来越像24小时不休业的大型表演场所?群友们依靠表演来维护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群里如履薄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微信群里一脚踏空。最近网上一位家长,就因为在家长群里质疑老师收礼,不公正地将身材矮小的儿子常年安排在教室最后一排,被班主任踢出了家长群。(10月29日《广州日报》)

相比于面对面的交流,网络交流又具有高度的隐蔽性,也更利于彼此之间发表更独到的见解,个体的行为方式往往更为自由而奔放。比如有的人在面谈时,可能因为语言表达能力或者性格的限制,往往不能充分的发挥,相反若是以文字为载体,总能有超然语言的表达能力,个人见解也多独特而新颖。这是网络社交的优势与长处,不过短板在于,与传统的面对和即时交流相比,空间被无限的扩大,时间也会被不断的拉长,个体隐身于网络之下的表达,若没有基本的行为禁忌和边界恪守,就会滋生出各种乱象,做出一些让人无语的行为。

从无意识的拍马屁,到观念不和的对怼,再到聊一些过于家常的事,或者把私聊的议题放到公共场所,还有微商销售或发信息集赞,以及炫耀式的显摆,都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并最终带来群体性攻击。比如有媒体报道,2016年,遂昌小伙雷某过年时在群里发红包。他在红包上写明认识的人才能抢。程某不认识雷某,但还是抢了5元,而且,程某光抢不发。雷某对此十分愤怒,在情人节这天诱约程某,对其一顿暴打,导致程某脸部受伤。“抢红包而引发的暴力”充分说明,网络行为同样有着边界的限制,若不遵守公序良俗,则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这其间的代价,轻则会引来暴力式情绪宣泄,重则会形成群体间的和谐,并造成彼此间的矛盾与冲突。由于网络行为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加之隐蔽性容易放大人的劣根性,若不加以严格约束与自我控制,就很容易将轻松变成放纵,将自由变成放肆,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说一些出格的话。在现实中不难发现,有的人在平时的交往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沉闷、很腼腆,或者高冷,或者是很沉默……但在社交网站上,却变得很幽默、很放荡不羁,很潇洒的感觉,社交网络与现实表现差异极大,足以说明环对人的表现有着决定性的因素。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还是一些人的公共意识不足,未能把微信群之类的社交平台视为公共场所,而是单纯的把其视为秘密的网络行为,因而没有做到像现实交流般严格要求自己。假若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网络上的行为,跟在实际中具有一致性,只是表达的方式和渠道不同而已,则可能会“任性少一点”,而多一点公共场所的禁忌,在每说出一句话之前,都想想是否合适,是否会对别人造成影响,并危及公共利益和损及公共形象。

常言道,以小见大。微信群看似是个新鲜事物,但它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是一贯的,即网络行为本身是现实行为的延伸化,其任何出格的言行在现实中都完全会出现,只是网络放大了言行的表达程度。微信家长群作为老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尚会出现诸多难以预料的乱象,更宽泛的情况则更不容乐观。当个体汇集成群体之后,如何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如何让个体恪守边界,继而转化成为对公共秩序的恪守,需要不断提高每个置身其间者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

微信群乱象是检验公共意识的最好维度,值得家长和学校共同反思。家长和老师都是育人者,若是连自身都无以遵守公共秩序,又如何起好表率的作用,发挥教育者应有的责任担当?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江德斌:“人工智能看中医”,推动中医传承发展

可见,“人工智能看中医”能够有效缓解普通中医师的诊疗压力,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名老中医”的诊疗技术,提高中医的整体治疗水平,从而促进...[详细]
齐鲁网 2017-10-30

刘天放:“汉语热”席卷世界激励着国人不断奋进

“汉语热”席卷世界迎来了“全盛时代”,正源于中国的崛起。中国影响力已遍及世界,中国已离不开世界,世界更需要中国。“汉语热”在全球的...[详细]
齐鲁网 2017-10-28

邓海建:妖魔化的“相视一笑也扣分”,谁该反思?

中国的高校既要去行政化,更要旗帜鲜明行使好教育自主权。在大家都撒手不管的时候,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能从自修纪录管起,即便严苛有...[详细]
齐鲁网 2017-10-27

吴云青:快递员成飞行员,不止是精神上的励志

我们都曾听说过北大保安“逆袭”的励志故事,汪勤金的经历与这类故事略有不同,第一他的起点相对较高,第二他借了公司内招飞行员的“东风”...[详细]
齐鲁网 2017-10-26

刘天放:三代人坚守山村讲台,当下的“陶行知”

人没有精神不行,社会没有精神不行,时代没有精神更不行。而吴家三代人就是一种精神的坚守者。要想改变农村的物质面貌,先要改变精神面貌;...[详细]
齐鲁网 2017-10-26

朱永华:拒绝“瘫和宅”,要为青年多开运动处方

在不是“瘫”就是“宅”,“深夜撸串喝大酒,学习娱乐不下床”业已成为大部分职业青年生活方式的状态下,正如有位专家所言,很多年轻人在其...[详细]
齐鲁网 2017-10-25

盘和林:毕业生年薪25万,折射工资“技能偏好”

在这个意义上,毕业生年薪25万与制造业就业大学生月收入连续5年增长的新闻提供了一个劳动力市场的积极信号,即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提出了更...[详细]
齐鲁网 2017-10-25

刘天放:让我们对温暖的手写汉字多一份敬畏

汉字不仅是中国人的文化名片,更是中华文化的根。汉字的价值不仅在于记事、交流,其背后蕴含的是“华夏智慧、文化之根”。手写汉字,写的是...[详细]
齐鲁网 2017-10-24

朱永华:温州有棵“兰小草”

“兰小草”这个令人感动的名字也已经镌刻在温州乃至浙江人民群众的心中,人们怀念“兰小草”,更在传递和续写“兰小草”的这种善良大爱,因...[详细]
齐鲁网 2017-10-23

刘天放:“隐善”像一座高塔,更值得人们敬仰

慈善是一项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公益事业,是没有外来压力的条件下自愿奉献爱心的援助行为。有言称,“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详细]
齐鲁网 2017-10-23

李兴会:贫困互助,养老模式探索下的智慧与创新

可见,积极的智慧与创意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公共服务事业中的制约因素与短板。以此为例,相比较传统养老敬老工作中简单的送钱、送物,“贫”“...[详细]
齐鲁网 2017-10-23

《时间去哪儿了》影评:握住时间,寻找幸福密码

其实,你想要的,这个时代都会给你。小人物的小故事却有大情感和大情怀,这是时间催生的真实的力量。无论对于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苦难...[详细]
齐鲁网 2017-10-23

陆敬平:“认领爱心斑马线”,放大文明的效应

毫无疑问还能汇聚社会正能量。志愿者的力量、公众的支持的力量、社会公德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必定能促进更多的人主动遵守交通秩序,提升文明...[详细]
齐鲁网 2017-10-2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