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朱永华:温州有棵“兰小草”

来源:齐鲁网

作者:朱永华

2017-10-23 14:34:10

作者:朱永华

温州有个“兰小草”,每年雷打不动捐款2万元,隐名埋姓捐了15年。“兰小草”是谁?这也让媒体和无数市民猜了15年。21日凌晨5时许,“兰小草”因病去世,他的身世才被揭开。这位一辈子没离开海岛的乡村医生,在妻儿耳边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定要多做公益事……”(据10月22日《新华社》)。

据当地媒体报道,尽管直到“兰小草”病逝之前的15里,媒体对其多有报道并积极寻找,“兰小草”也成了温州家喻户晓的好人,还曾荣获“温州改革开放三十年十大慈善人物”、“感动温州十大人物”等慈善奖项,但“兰小草”究竟是谁,在当地媒体和温州市民心里却始终是个谜,也从没有领过奖。

由于“兰小草”的坚持,家人和亲属虽然从2015年起就知道自己身边的王珏就是媒体连年寻找的“兰小草”,,直到王珏病逝之后,家人才公开了“兰小草”的身份,并立下誓愿,会继续兑现王珏未了的承诺,在接下来的18年里,一如既往地的每年捐款2万元,直到实现“兰小草”许诺下的33年。

一位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的海岛乡村医生,心地善良怀着感恩,从23岁起就给自己定下每年捐款2万元的慈善目标,并将自己化名“兰小草”,为了“隐善”不让别人知晓,他不但每次捐款跟寻找他的人“打游击”,更让自己的妻弟将善款送到慈善机构,15年来就是这样默默释放他对社会的“星雨心愿”。每年捐款2万元看似不多,但对于一般普通家庭而言,无疑也是一笔“巨款”,也正因为如此,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原本并不富裕的王珏有一年不得不向妻弟临时借挪补上。更因为王珏10多年的“隐善”,才让整个温州市民在感动之余,都在寻找这棵温暖城市的“兰小草”。

这些年,不少人在抱怨“世态炎凉”“人心冷漠”甚至“忧心”社会道德滑坡的同时,总有很多人像“兰小草”这样向他人和社会默默释放自己的爱心,他们本身即是社会的普通群体,在遇到困难享受别人和社会帮助温暖的过程中,更会怀着感恩之心,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去主动关爱他人,尽管报道中没有描述王珏曾经得到过他人怎样的帮助,但从王珏起初给慈善机构捐款所附的信中,却更能感受到他捐款的初心就是感恩社会。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完全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在正常工作还是日常生活等所有活动中,几乎每时每刻都与社会融为一体,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给他人带来帮助的同时,也无时无刻不再享受他人和社会给自己带来的温暖。常怀感恩之心,我们都应该是“兰小草”。

社会冷暖在于心态,没有人天生就是“冷血”,只要常怀感恩之心,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力所能及伸出援手释放自己爱心,同样也会激活更多人内心原本的善良,在自己需要得到帮助时,也总会享受到来自他人的援手,“兰小草”之所以感动温州,就在于他的一诺千金和对善良的坚守,用自己的捐助温暖他人的同时,更点燃了许许多多温州市民内心中爱的“红蜡烛”,激活了某些被冷藏的善良,驱散了人们心头的某些阴霾,感受到一位普通人最朴实也是最暖心的社会情怀。也让人们真正看到普通人对社会大家庭释放的感动。

海岛王珏已不再、温州无不“兰小草”,48岁的王珏虽然带着剩下18年没有完成的捐助意愿走了,但在生命弥留之际,他留个妻儿的最后一句话依然是“多做公益”,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儿子更表示要传承父亲的这种精神,继续帮助父亲完成“33年的捐助约定”。而“兰小草”这个令人感动的名字也已经镌刻在温州乃至浙江人民群众的心中,人们怀念“兰小草”,更在传递和续写“兰小草”的这种善良大爱,因此笔者也相信,好人“兰小草”不仅在温州会越来越多,“兰小草精神”更会温暖浙江乃至整个社会。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刘天放:“隐善”像一座高塔,更值得人们敬仰

慈善是一项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公益事业,是没有外来压力的条件下自愿奉献爱心的援助行为。有言称,“慈”是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指人...[详细]
齐鲁网 2017-10-23

李兴会:贫困互助,养老模式探索下的智慧与创新

可见,积极的智慧与创意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公共服务事业中的制约因素与短板。以此为例,相比较传统养老敬老工作中简单的送钱、送物,“贫”“...[详细]
齐鲁网 2017-10-23

《时间去哪儿了》影评:握住时间,寻找幸福密码

其实,你想要的,这个时代都会给你。小人物的小故事却有大情感和大情怀,这是时间催生的真实的力量。无论对于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苦难...[详细]
齐鲁网 2017-10-23

陆敬平:“认领爱心斑马线”,放大文明的效应

毫无疑问还能汇聚社会正能量。志愿者的力量、公众的支持的力量、社会公德的力量汇聚到一起,必定能促进更多的人主动遵守交通秩序,提升文明...[详细]
齐鲁网 2017-10-20

陆玄同:审视陪读现象,不能只在教育维度思考

就是说,需要厘清责任分配。因为陪读,家长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或者担忧的过度放大,容易使孩子在溺爱中或者过度关爱中失去自我...[详细]
齐鲁网 2017-10-20

王恩奎:“隐私面单”非个人信息保护的灵丹妙药

俗话说,家贼难防,偷动房樑。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因此防止公民信息被泄露关键是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对于“内鬼”私自泄露信息,必须...[详细]
齐鲁网 2017-10-20

堂吉伟德:“放心手术”,理解信任弥合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离不开彼此的信任与支持。“一个有爸爸的女儿”的家属信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信任的表达与理解的释放,解除了医生基于...[详细]
齐鲁网 2017-10-19

何勇:“一门课,六个院士,二十年”是面镜子

这不仅要给没有退休的院士、教授下达教学任务,而且他们要跟其他普通教师一样,其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高低接受学生、同行的评价,真正倒逼...[详细]
齐鲁网 2017-10-18

朱永华:公交改革应坚持“廉价惠民”的中国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市长对于城市公交的定位形成共识,并非只是片面的迎合民意,他们不愿意轻易做出“决策”,改变现在的低价公共交通系统,恰...[详细]
齐鲁网 2017-10-18

盘和林:信用租房免押金,提升租房市场治理水平

窃以为,租房免押金除了降低双方交易成本以外,最大溢出效应莫过于消除租房市场的“柠檬”、提升租房市场的治理水平,甚至乃至提升整个社会...[详细]
齐鲁网 2017-10-17

刘天放:“人去场净”,要把文明之举看成件大事

大师赛上观众在垃圾分类上的自觉,就令人看到了希望,也是交上的一张文明答卷。文明行为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只有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详细]
齐鲁网 2017-10-15

李婷婷:抵制网购有偿测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今年六月,全国“刷单入刑”首案宣判,威慑力惊人,类似的炒信行为完全可能被追究刑责,而且会重重地追究刑责,法律是严格的,雇“写手”做...[详细]
齐鲁网 2017-10-15

【改革·印记】重现“自行车王国”骑出发展精彩

重现“自行车王国”,我们已让世界刮目相看,曾经,我们徒步和骑自行车去追寻实现汽车梦,如今我们却是开着汽车载着单车以全新的姿态去引领...[详细]
齐鲁网 2017-10-1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