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许朝军:动态管理是“双一流”建设的“正确姿势”

来源:齐鲁网

作者:许朝军

2017-09-23 10:23:09

作者:许朝军

昨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下称“双一流”)名单公布,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新京报》9月22日》

笔者注意到,与“双一流”大学公布对应,该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几乎刷屏,同时各省市也纷纷在媒体隆重公开本地入选高校名单,可见“双一流”在社会上的关注度和焦点效应。据了解,“双一流”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

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介绍,“双一流”建设是一个促进高校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全新计划,而这也恰恰契合了社会对高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期盼,也正是基于此,“双一流”才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面对“双一流”大学建设,更让人关注的是,今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的明确规定:“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建设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

也就是说,“双一流”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遴选认定不是一劳永逸。教育部也表示,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还要看最终的建设成效。因而,“动态管理”更成为“双一流”高校建设的突出亮点,而这也恰恰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正确姿势”。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建设可谓是一日千里,不少高校较十年前相比,不管是学科设置、学科建设,还是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都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是国家前几年退出“985”“211”计划后,各地高校建设更是风起云涌。但在高校飞速发展的背后,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凸显。其中高校学科重复设置、重复建设,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布局严重失衡重点高校过分集中,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等,

部分高校存在的内在矛盾和问题,不仅影响着国内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导致高校发展存在低质竞争和科学试着资源浪费等现象。导致这些现象的深层次问题,则是高校在建设上存在一次投入一劳永逸思维,很多在建设之初坚持高大上,学科设置坚持前沿为要,突出热点行业,但后期管理却是少有改进和完善,有些专业已经落伍或者出现了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但却不在更改,学校后期管理坚持吃老本稍有改革改进,在科研和学术领域步履蹒跚,在人才培养上难有起色.

这些现象的关键诱因,则是一劳永逸地站在“功劳簿”上去管理高校,而不是用发展的眼光和前进的压力助推高校改革发展。这种现象在不少高校甚至是重点高校身上表现突出,这不仅导致高校发展出现凝滞期,同时也导致高等教育资源不如低水平发展的恶性循环,甚至导致资源浪费和人才培养质量下降,对于高校,对于整个改革发展大业而言,都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和销蚀。

这次“双一流”大学建设,坚持的最基本标准,就是动态管理,也就是坚持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一方面,即便通过遴选被命名为“双一流”,但如果在建设阶段性过程结束后并没有达到逾期目标,可能会被调整出局。这对于“双一流”大学而言,挑战性和竞争力可想而知,这必将促使高校时刻不可懈怠地去抓好学科建设和大学建设,不然将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和无奈。

另一方面,“双一流”自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尚未有重点的起点,这类似于给高校设置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命题,并促使高校永不停息改革发展和朝着“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奋进,如若不然,一步跟不上将面临步步跟不上的困窘,在这样的情形下,哪个高校愿意冒着被淘汰、被出具、被否决的危险,去止步不前,去放弃改革发展呢?毋庸讳言,这对于“双一流”大学建设监管和建设目标的实现而言,对于高等教育质的改革发展进步而言,确实是一个“正确姿势”。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舒圣祥:“1200元存44年等于2600元”的启示

要想跑赢通胀,要么通过自身努力让工资收入增长超过通胀,要么通过投资理财让“钱生钱”的速度超过通胀。有钱了不要只会傻傻存银行,要不然...[详细]
齐鲁网 2017-09-22

堂吉伟德:高校开办“网红学院”是对接市场的尝试

纠结于“网红”的专业属性,就会屏蔽制度创新与尝试的本质,出现认知上的偏差,并带来模式尝试和内核创新的偏见。如此,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与...[详细]
齐鲁网 2017-09-21

前溪:“最美图书馆”藏盗版书,公益也需监管

现在对“最美图书馆”是个体借助网络进行“监管和挑刺”,然而由职能部门介入,这样的监督其实是“偶然”的,或者说是带有私心的,比如个体...[详细]
齐鲁网 2017-09-21

刘天放:坐飞机可玩手机与不收漫游费差不多?

据了解,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已有不少航空公司为乘客提供空中上网服务。而就我国来说,虽然还无法与国外有些航空公司相比,无论是技...[详细]
齐鲁网 2017-09-21

邓海建:“外卖,正在毁灭下一代”太耸人听闻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拿“毁灭下一代”的惊悚之词来醍醐灌顶,也是可以理解的心情。但,这个论调如果如“网约车加大城市拥堵”一样来成为公共决...[详细]
齐鲁网 2017-09-21

邓海建:网约车新政泉州版给网约车“拆墙透绿”

而繁复的充要条件完全匹配起来,网约车这个行当基本只能“博物馆见”了。如今,沉疴散去千帆过尽,“全国首个调整网约车政策城市”之大刀阔...[详细]
齐鲁网 2017-09-20

王军荣:“刷脸”晨读当天夭折,缘于粗糙管理

图书阅读率仅为34.7%。这一调查结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忧虑。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开展晨读很有必要,作为读书的主体大学生,如果连晨读...[详细]
齐鲁网 2017-09-20

沈林:手绘请假条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与众不同

导致“同质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因材施教理念和具体措施。如今,“手绘请假条”出现在设计类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其...[详细]
沈林 2017-09-19

堂吉伟德:婚庆消费的套路太深,亟待监管的慧眼

提高消费者自我把控和防范能力,十分重要并具有基础性作用。然而,如果将市场规范的责任全部交给消费者,让每个人都具有一双识别真假的“慧...[详细]
齐鲁网 2017-09-19

舒圣祥:苹果取消内容打赏抽成是市场的胜利

事实上,馈赠与购买的界限应该还是比较明确的,因为购买是必须付钱的,而赞赏是纯粹自愿的。苹果新规强调赞赏必须与具体内容或服务无关,无...[详细]
齐鲁网 2017-09-18

邓海建:“3300万岗位”改良中国的“就业生态”

创造无限可能的平台型就业,正成为越来越多男女老少的梦工厂。某种意义上说,人社部门用大数据点赞阿里对中国就业的促进作用,也许意义并不...[详细]
齐鲁网 2017-09-18

江德斌:平台争夺原创内容的“吃相”不要太难看

从微博用户协议“霸王条款”一事,也可看出现在平台对优质内容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这是好现象,说明原创内容的价值得到重视,创作...[详细]
齐鲁网 2017-09-18

朱永华:从“搞笑诺奖”中,直面科技发展的差距

面对即便是没有中国科学家参与的“搞笑诺奖”,我们可以“不屑一顾”,但绝不能当笑话看,毕竟在“搞笑诺奖”颁奖现场,很多科学家在舞台上...[详细]
齐鲁网 2017-09-17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