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堂吉伟德:有“没有义务”的认识才会更加懂得感恩

来源:齐鲁网

作者:堂吉伟德

2017-06-05 09:13:06

△80岁老太见有人让座就拍照感恩:年轻人没这义务(资料图)

△80岁老太见有人让座就拍照感恩:年轻人没这义务(资料图)

作者:堂吉伟德

“这是今天在821路为我主动让座的女青年,她姓樊,我非常感激她。2017年5月29日”。重庆一位80岁的老太毛维玉收藏着一叠“让座记录”,这是其中最新的一篇。她在每一篇记录中,都详细标明了日期、让座人、联系方式和让座经过,甚至还有感言。80后”老太毛维玉却认为,年轻人没有义务为自己让座,她对每一位让座的年轻人都“心怀感激”。(6月4日《南方都市报》)

尊老爱幼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倡导,从关爱弱者的角度讲,本身并没有问题。不过,事物本是辨证的存在,没有绝对的权利优先,只有相对的道德优先。比如,年轻人给老人、孕妇等弱势群体让座,属于普遍化倡导却非强制性要求,若是基于自利而勉为其难,则会导致秩序混乱和权利伤害。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老人为了让别人让座,挖苦者有之,谩骂有之,拖拽者有之,强夺者有之,更有采取暴力等违法行为。比如郑州市一辆919路公交车上,一老人因让座问题与一名小伙子发生争执,并动手打了小伙子四个耳光,因过于气愤而心脏病复发猝死;南京一辆68路公交车上,一位六旬大妈在公交车上为争座位,与一位小学生较上劲,骂哭了小学生。在西安202路公交车上,老人公交车“求”让座不成 ,不但口出脏话,还一屁股坐到了女孩身上。

事实上,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属于一种误区,更为科学的说法是“给需要帮助的人让座”。 弱者与强者,没有绝对的边界。身背重重书包的学生,早出晚归而睡眠不足的都市白领,累得已快趴下的农民工,刚刚大病初愈而身体十分虚弱的小青年,相比于无事闲坐的退休者,谁更有获得座位的权利,不能仅靠单维度的标准或者固定化的原则来评判,而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更何况,法律注重契约与合同,尊重公平与平等,先上先坐和机会优先,才是最应当恪守的原则,让不让座应当以个体自愿为前提,而不应进行道德绑架,否则就会造成暴力行为的发生。

别人没有为你让座的义务,自己也没有优先获得的权利,这应当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也是法律倡导的基本精神。被赞誉为“有爱的婆婆”的老妇人,在公交车上给年轻人让座后说:“其实他们比我们更辛苦”,让一大群公交族感动不已。重庆綦江80多岁的老人代正兴,在别人给自己让座之后,都会给让座者发一个2元钱的红包以表示感谢。这两种做法,其实都是基于“别人没有让座的义务”的道德认可,从而才会给予了理解与回馈,并对别人的付出致以感谢。

感恩缺失,无疑是当下社会有最大危机之一。自认为自己有道德上的优先性,才会有只知索取而不知回报的单向性。父母对孩子付诸了一切,孩子却未必理解并接受,不知道反哺而是无度的抱怨。公交车上的老人们,之所以采取暴力手段去抢夺座位,又何尝不是自我优先的意识下,缺少了最基本的感恩精神?只有基于利他利益的考虑,少一点自我利益的追求,才会有“我先为人人”的换位思考和感恩情怀,而去营造和呵护“人人为我”的社会环境。

要成为别人心中的上帝,你就应当把别人先当成上帝,没有对人的尊重与付出,别人为什么要给予你尊重与呵护?有“没有义务”的认识才会更加懂得感恩,这是最基本的前提,也是升华社会感恩水平的基础。唯有心存感激才会心中有善,“有爱社会”才不会因一个座位而被弄得支离破碎。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朱永华:游客三脚踢断钟乳石或因不知是“麒麟”

这位游客居然毫无缘由的对钟乳石实施了“暴力”,究竟出于什么心理图一时之快我们不得而知,对其行为的处罚再严厉,显然也再难让被踢断的钟...[详细]
齐鲁网 2017-06-03

莫开伟:顺丰菜鸟数据战,对消费者当怀有“敬畏”

两大现代企业顺丰快递与菜鸟网络之间却在这一天暴发撕逼大战,搅得整个互联网圈“火药味”十足,把数以亿计参与网购或关注网购的民众引诱到...[详细]
齐鲁网 2017-06-03

盘和林:“超前创新意识”可永葆企业家“青春”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详细]
齐鲁网 2017-06-03

杨玉龙:让共享汽车向好发展需用全局眼光对待

让共享汽车向好发展需要用全局眼光来对待,用共治来实现良好的共享。当然,于使用者而言,共享文明也才能实现共享经济的繁荣发展。这就需要...[详细]
齐鲁网 2017-06-02

堂吉伟德:“鸡毛换糖”式的垃圾兑换贵在意识培育

“鸡毛换糖”式的垃圾兑换具有多重效应,一是为垃圾找到了出路可变废为宝,二是形成了正面倡向,可发挥润物无声的作用。不可否认,“垃圾兑...[详细]
齐鲁网 2017-06-02

李兴会:为何平均工资总令公众感觉“拖后腿”?

从单个数字来看,应包括高位数、低位数、及众数。高位数与低位数分别反映5%的最高收入群体和5%的最低收入群体的状况。这既使得高低收入群体...[详细]
齐鲁网 2017-06-01

舒圣祥:别让孩子成为“所罗门群岛被骂死的树”

只有一天是六一儿童节,其他的日子都是手机节。就算六一这一天,用手机拍娃晒图,仍是最主要的工作。发完了朋友圈,就等于昭告了天下:看,...[详细]
齐鲁网 2017-06-01

堂吉伟德:民办学校禁用100%就业率有助于正本清源

良莠不齐下,一系列的招生乱象也就应势而生。比如一些地方地接连曝出了考生志愿被招生老师篡改的消息,民办高校的招生手段正从“非常规”向...[详细]
齐鲁网 2017-06-01

鲁曰:二媪造谣,何异“投畀有昊”?

近年以谣言获罪者,亦不乏其人矣。二媪于家中悉为尊长矣,不管不顾,诚有不可解者。今丑行暴露,亲故之人,莫不皆知,害人害己,何异“投畀...[详细]
齐鲁网 2017-06-01

朱永华:“古稀富翁川大读博”不只是为一纸证书

黄祖申川大读博,既是对知识追求的孜孜不倦,更是在感受厚重的乡愁,在激励川大学子刻骨学习报效祖国的同时,又释放出个人浓浓的家国情怀,...[详细]
齐鲁网 2017-06-01

刘天放:“薅骆驼毛老太”不能代表多数的老人

对老人存在的问题,该纠正的还要纠正,不能因为有了“尊老”这顶光环,就几乎无条件地轻率服从。现实中,抱怨“老人变坏”或“坏人变老”无...[详细]
齐鲁网 2017-06-01

徐义闯:该如何抵制朋友圈“生孩神药”的迷惑?

在“神药”迷惑虚假宣传之下,尤其应教育病患者,在重大的病情灾患不幸降临之际,与其病急乱投医、花钱买安慰,不如树立积极的、客观的正视...[详细]
齐鲁网 2017-05-31

戴先任:毕业季成“浪费季”,聚餐浪费成惯例?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过分追求享受也会让人变得懒惰。对于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更要切忌沾染上奢侈习气,否则这不仅不是最好的毕业...[详细]
齐鲁网 2017-05-3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