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朱永华:小学生“烹饪美食”,“烹”出教育新理念

来源:齐鲁网

作者:朱永华

2017-04-17 09:57:04

作者:朱永华

十一二岁的孩子,在你的眼中应该是什么样子?在巴蜀小学6年级11班,37个孩子,个个是大厨。前两天,老师田冰冰让孩子们梳理的“美食备忘录”中,每个孩子都会20个左右的拿手菜。而这门“手艺”得益于他们从2年级就开始的一项家庭作业(据4月16日《重庆晨报》)。

如果要问家长现在的孩子普遍缺少什么,十有八九都会说“缺玩、缺劳动”,尤其是上小学的孩子,白天上学,放学回家就是没完没了的做作业,尽管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在倡导给孩子“减负”,但实际上老师给学生的“减”,远挡不住家长给孩子们的“加”,除了给孩子布置更多的家庭作业之外,还会相互攀比给孩子报送各种类型的“补习班”“兴趣班,帮助父母做家务以及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更无从谈起,家长更不愿让孩子“干活”,小学生普遍就是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对于现代小学生存在“不缺吃、不缺穿,就缺玩耍和流汗”这一普遍现象,不仅学校对此有心改变无力“回天”,家长有时也禁不住抱怨,但抱怨归抱怨,真正学校要组织学生劳动或在家孩子想要伸手刷盘洗碗,家长往往还会阻拦甚至全权代劳,久而久之,孩子既没有劳动习惯更“不屑”出力流汗。以至于有些孩子既便上了大学,正常生活还难以“自理”,成了离开父母就不能独立的“巨婴”。

重庆巴蜀小学6年级11班的老师田冰冰,从该班学生2年级开始就将“学做菜”作为一项家庭作业,鼓励和督促学生回到生活实践中去,热爱生活,懂得生活,通过生活小事的锻炼,能够自食其力,用行动来服务于家人,共同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几年下来,学生已经从当初的“将菜炒成一锅汤”,逐渐发展到“人人成大厨”,潜移默化的坚持中“烹”出了良好的基本素养。

让十一二岁的小学生“烹饪美食”,还作为孩子们的一项家庭作业,这看起来似乎有些“误人子弟”和不务正业。但实际上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动手兴趣和对家庭的一种责任感,更在于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所在,其本身也是别出心裁的一项素质教育。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这种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更能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至关重要。

其实,无论对于国家、社会尤其是每个孩子的父母,在期望自己孩子将来“成龙成凤”的同时,更在意其能否成为品格健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合格的人”,孩子将来能够“成才”固然重要,能够自食其力张大成“人”才是根本。其实,让小学生在家庭作业中是“学做菜”还是“学做饭”,并不是这项活动意义大小的关键,重点在于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一个从小就没有培养出爱劳动习惯或缺少劳动氛围影响的孩子,长大以后不可能对劳动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这就难怪有专家甚至担心未来还有没有真正脚踏实地的种粮农民,这就更难怪很多孩子在被问及人生远大理想时,纷纷把做官,当明星乃至当老板作为“目标”,甚至连愿做科学家的都寥寥无几。

这也足以说明劳动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已经失去价值,似乎只有“不劳而获”才更有意义。这样的错位不只是给社会健康发展埋下隐患,更是我们教育理念的走偏。很显然,笔者并不赞同全班孩子都成“大厨”,这个班级的做法也并不具有可复制性,但“全班成大厨”所烹制的并不只是美味佳肴,而是“烹”出了新的教育理念,“烹”出全面素质培养的一项新的实践,他的拓展乃至借鉴意义远大于“全班成大厨”的本身,尤其是给孩子留下的这种带有劳动兴趣和素质培养的“家庭作业”,更值得教育部门乃至所有家长的研究和思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关育兵:网络直播“浪淘尽”,期待“洗牌”下半场

“大江东去,浪淘尽”,在经历了资本热捧后,直播行业洗牌开启市场竞争淘汰,对于行业、监管、社会来说,都是好事。直播行业从喧嚣期,到形...[详细]
齐鲁网 2017-04-17

杨玉龙:打赢《人民的名义》全集“剧透”保卫战

全集“剧透”是法治社会所不能容忍的。而不难发现,类似的“剧透”也屡屡上演。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严重的网络盗版大大影响着影视剧票房收入...[详细]
齐鲁网 2017-04-16

乔木:要警惕“孙连城”之流的误民误事

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曰:“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之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详细]
齐鲁网 2017-04-15

乔木:“立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应三思而行

对待烟花爆竹不能简单地加以禁止,使其与广大民众、与中华传统文化“一刀两断”,而应该寻求更为科学、更为妥善、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解决...[详细]
齐鲁网 2017-04-14

胡春雨:“烟花爆竹”与环境保护并非冤家路窄

文化从来不见得是象牙塔中的高妙之论,更在于深入民间、融入民俗,成为国民的生活方式。老子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又...[详细]
齐鲁网 2017-04-14

莫开伟:农村娶妻成本节节攀高根在“贫困经济”

很显然,依靠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或成立民间中介协调机构提高其话语权、抑或政府出面牵线搭桥,都属治标不治本之举。而最根本的办法还得大力...[详细]
齐鲁网 2017-04-14

粲兮:天价“四川辣酱”展示着中国美食的外交潜力

中国美食走向海外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中国餐馆早已开遍世界各地。美食外交更是成为中国文化外交的一个重要渠道,提升饮食文化的影响力,有...[详细]
齐鲁网 2017-04-14

屈波:商场“发飙母亲”最该听听六尺巷的故事

问题无解吗?显然不是。承认人的兽性,我们就能理解这位母亲的敢打敢骂;承认人的理性,我们就能为失控的言行套上道德的紧箍咒。在野蛮鲁莽...[详细]
齐鲁网 2017-04-13

胡春雨:“立法禁烟花”应兼顾行政目标与传统文化

我觉得可以放,是因为珍惜节俗这岁月的节点;但也只是象征性的放一点,因为和城市的环境休戚相关。放与不放,引导为主,节日怎么过,还是交...[详细]
齐鲁网 2017-04-13

堂吉伟德:农村电商味不“农”需政府、企业的助力

农村电商味不“农”是个社会问题,或者说是“三农”弱势的最直接的体现。因而,破解农产品上行难的困局,应当先厘清责任边界,才能避免把公...[详细]
齐鲁网 2017-04-13

刘天放:再加一道“保险”展现山东脱贫攻坚力度

在强省建设过程中,一切都要围绕脱贫攻坚这项中心工作来进行,来不得半点疏忽。所以,像扶贫特惠保险这样的措施越多越好,唯有如此,才能在...[详细]
齐鲁网 2017-04-13

付彪:“杨柳飞絮难治”带给的城市治理启示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作为今天的决策者,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教训。城市绿化要造福于民,必须立足需求,放眼长远,扬长避短,科学决策,把...[详细]
齐鲁网 2017-04-13

鱼予:副局长缘何“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而杨某何以受贿获刑期满后又再次任职副局长?缘何又再度走上了受贿老路?他的“东山再起”,再居要职,其实,简单的“聘用人员”四字,已不...[详细]
齐鲁网 2017-04-12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