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宋沅君: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应该从祭扫开始

来源:齐鲁网

作者:宋沅君

2017-04-03 09:24:04

编者按: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清明祭扫也有了诸多改变,但始终不变的应该是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核。齐鲁网拟推出“今天,我们过一个怎样的清明节”系列评论,围绕清明节的新变化、新现象展开讨论,让清明节过得更纯粹、更清新、更文明、更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

作者:宋沅君

春日迟迟,清明节至,天气终于放晴,不仅桃花开了,樱花、海棠、紫藤、蔷薇、月季、油菜花……都开了。四海八荒的人们倾巢而动,一边踏青出游,采撷群芳,不负大好春光,一边扫墓祭祀,慎终追远,抚今思昔,此乃一年之中须对祖宗先人交代的一件大事。城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外乡客,三天假期不足以往返故乡,扫墓就无法实现了。但现代人崇尚移风易俗,总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寄托追思,遥祭、网祭、默哀、家中祭拜等近些年来一直都很流行。

无论哪种形式,清明祭扫都是很好的家风教育,值得我们身体力行,代代传承。

众所周知,清明节源起于春秋年间介子推与晋文公的故事。“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抱树而死的狷狂义士介子推以诗明志,重点还是对晋文公做最后的劝谏。

对上位者而言,既要思想清明,勤修己身,又要施政清明,治世公正,才是民之福祉。“清明”二字,寄托了以介子推为代表的历代文人对主政者的道德要求、对太平盛世的可期愿景,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爱国精神。天下之本为家,而爱国是每个人最朴素自然的情感,推崇爱国就是家风教育的底色,是每个家庭都有责任去做的事情。今天,在清明节的习俗传统和文化意义经过了数度演变融合之后,官方及民间在每年清明节时祭奠英烈,弘扬爱国,是对清明节本来意义的最好坚守。

《岁时百问》有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万物更生,气象宜人,最适合踏青出游,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携一家老小,走过野外细长的小路,跨过溪上高高的危桥,只见远处山间的枫树身影朦胧、颜色恬淡,近处麦田边破旧的小茅屋依旧孤孤单单。墓地周围割过的野草,过了一年又在春风里生长起来,把去年来时开辟的小径遮蔽得踪影全无。每到这个季节我总是特别思念你。在你的墓前洒过一杯清酒,说上几句知心的话儿,我们就此别过,明年再来。——这熟悉的一幕,就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寒食上冢》中描绘的扫墓情景。

清明祭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种传统仪式,其中心思想无外乎慎终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尽哀,以达到对每个家庭成员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教育效果。知有来处,方知去处,中国人讲究有始有终,对上须追念祖先的恩德,知晓家族的历史,对下要身体力行,将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祭扫仪式是传递内容的方式、承载内容的载体,这是增进增强家庭凝聚力、传承家风的有效方法。

除了踏青和祭扫,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也是农人浸种耕田忙插秧的时候。在享受河光山色的同时,很多地方还倡导植树造林,给清明留下更多的春色。古人过清明,常常举行寒食、扫墓、插柳、踏青、赏花、放风筝、拔河、蹴鞠、荡秋千等活动,按地区、年代的差异,不一而论。

到了现代,清明节的各项传统习俗已经大大简化,从高楼林立的钢筋城市返回大自然的机会都很少,更别说回乡扫墓。自从2008年清明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清明假期给上班族提供了旅行、出游和加班的机会,真正回家祭祖扫墓的很少,对祭扫的了解停留在童年时代的记忆里,对故乡、亲族疏淡隔膜与此也是相似的道理。今天我们重视家风建设,弘扬家风传统,就要在清明节大力提倡祭扫、探亲、行孝。如果我们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顺应大自然的节律享受春天,缅怀逝者的同时珍惜亲情,寄以哀思之余感恩生命,才是在正当时令行正当事,才符合清明节的本来之意。

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应该从祭扫开始。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扫墓是为了感激已经离开我们的先祖和亲人,同时开始新的生活,正所谓承前启后。因此,祭扫本身就是对家风的一种延续和传承,是家风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清明祭扫,“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此刻做起。”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盘和林:把“信用”当钱一样使用的生活还有多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用”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更应该最大程度上落地并服务于民众,也只有“信用红利”惠及普通民众,才能真正加...[详细]
齐鲁网 2017-04-03

盘和林:“小微电商征税”不能脱离税收原理框架

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和立场,马云和刘强东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税负公平”问题。其实,实现“税负公平”是一个很容易取得社会各界人士...[详细]
齐鲁网 2017-04-03

刘天放:这次挺专家,清明节可以互祝“快乐”

无论从清明节的传说,还是与之相伴的踏青、郊游、放风筝等,抑或是被公认的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都证明清明节不仅仅是“扫墓节”...[详细]
齐鲁网 2017-04-02

刘天放:大学生给老师当“打工仔”需靠制度约束

因为学生为老师打工,根本就是于法无据,这是游离于法律之外的一种劳资关系,与大学精神和法律精神相悖。由此,导师赚钱、学生打工需靠制度...[详细]
齐鲁网 2017-04-02

朱永华:让“爱因斯坦”们成为青少年心中的新偶像

可以说,徐祖耀把一生的智慧贡献给国家,谢幕人生却没有带走一分半毫,优秀的品格在感天动地的同时,却并没有成为现实社会争相效仿的典范,...[详细]
齐鲁网 2017-04-01

戴先任:政府成老赖,法治面前没有“豁免权”

身为政府机关负责人,其自然不应该“新官不理旧账”,其也负有偿还债务的责任,但应该为欠债负责的前任官员,也要受到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详细]
齐鲁网 2017-04-01

刘天放:“墓价赶超房价”的殡葬业还将持续多久

让死者入土为安,这本该是再平常不过之事。然而,把殉葬作为一种产业来炒,硬是把墓地价格人为拉高到常人承受不起的程度。退一步讲,哪怕是...[详细]
齐鲁网 2017-03-31

朱永华:借4万还100万,谨防高利贷衍生“癌变”

高利贷在我们时下社会残渣泛起,虽然存在诸多客观因素,但也与正规金融服务存在的某些短板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除了严厉依法打击非法高利...[详细]
齐鲁网 2017-03-31

胡欣红:李白成刺客?“游戏”历史的游戏应叫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可以对历史进行演绎发挥,但必须遵循基本的底线和规则。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优秀历史人物...[详细]
齐鲁网 2017-03-30

前溪:3天换1次洗刷水的“假消毒”餐具敢用吗

因此,要对监管实施问责。民以食为天,食以为安为先。一次性餐具虽然不是食品,但与食品安全一样重要。确切地说,也是食品安全的一环,决不...[详细]
齐鲁网 2017-03-30

戴先任:教师禁当“微商”更是为了防“蝇腐”

晋江市教育局的“通知”,并非针对个别人,而是针对整个教师队伍,这一做法也符合国家工作人员不准从事或他营利性经营活动的国家规定。微商...[详细]
齐鲁网 2017-03-30

朱永华:育人之地岂能上演罚款敛财的“无间道”

中学生更不是经济处罚的适用对象,将社会上的某些糟粕手段搬进校园并用在对中学生的管理上,既是违背教育理念违反国家法规,涉嫌侵害学生受...[详细]
齐鲁网 2017-03-30

胡春雨:弘扬传承运河儒商文化,呼唤“华商魂”

明清时代,大运河承载了两岸的商业繁荣,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富有中华气度和智慧的商业文化。在传统的民族意识中,关公不仅代表着威...[详细]
齐鲁网 2017-03-2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