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梁江涛:把货真价实、萃取精华的国学传播给大众

来源:齐鲁网

作者:梁江涛

2017-02-10 16:27:02

作者:梁江涛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日前正式公布。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就意见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2月7日 《人民日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延续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来受到国人的尊崇与热爱。早些年看过一则报道,说一家大学失火,一位教授不顾自身安危,抢救教学楼的书籍,而个人物品尽数焚烧。未了,他号啕大哭,捶胸顿足,不是为了自己的东西,而是有一本孤本典籍没能抢救出来。

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是包括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在内的全体国人的天然责任。中国古代士大夫对文化经典珍爱有加,唯恐有所损毁。明朝时,收藏家周嘉胄发现典籍受损,提出“不遇良工,宁存故物”。他们把先贤经典看作自己的命根子,比生命还要重要。的确,古代精英人士安身立命之本,就是沉淀数千年的先圣经典,那些永久闪耀着中华文明光辉的传世之宝。

然而,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文化大浩劫。疯狂于现代的十年浩劫,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它不仅将已濒于崩溃边缘的中国传统文化,向更黑暗的深渊里又狠狠地踹了一脚,而且几乎彻底地推倒国人的信仰,直接导致文化断层的恶果。即便到了今世,这样的恶果依然阴魂不散,想来令人不寒而栗。余英时先生有个著名的论断,他说,儒学到了现代成了一个“游魂”,就是说它失去了可寄寓的体魄。以呼吁从社会精英阶层做起,招回中华文化的魂魄。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学的真切感悟。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参观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制作的作品时,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习近平从插队时的读书不缀,到为地方官时对作家与作品的尊重、对传统文化亲力亲为的保护,再到担任总书记之后考察曲阜孔府,还有在《之江新语》里、在他各种场合讲话时信手拈来的古诗词句,都可洞见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也持续把他的这份厚爱传递给全社会。

有了决策层率先垂范,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要高度重视国学与传统文化的教育,要让国学对国民的文化认同与人格养成,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建议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大大增强,基层和民间的参与面很广,参与主体很多,形式载体多样,总的势头很好。但也要看到,“国学热”风生水起,诸如穿汉服、行跪拜礼、成人礼,让懵懂的孩子背《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形形色色的“国学班”、“祭孔大典”、“国学大讲堂”等等,“国学大师”满天飞,甚至以国学之名忽悠敛财,大行其道。国学“虚热”,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国学教育的庄重性与严肃性。

老子说,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国学中大量的优秀文化传统,都值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和领悟。”(习近平语)担当传播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就必须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从国家公务人员做起,学通、学精、学透国学,涵养底蕴文气、善养浩然之气,更好地理解传统中的智慧,承当起继承与发展国学的使命。因而,传播与发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迫切需要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顶层设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走上积极健康、规范有序的轨道。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传播与弘扬国学的春天来了,媒体人、教育界与文化艺术界首当其冲,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应全身心地倾注投入,激发出最大化的智慧与灵感,殚精竭虑,筚路蓝缕,以大众化、接地气的普及教育为根基,链接互联网+多媒体传播平台,持续放大国学的本真魅力与盛世华彩。各路媒体,尤其是以网络传播为主要形式的多媒体,应倾力打造更有影响力、更具权威性、更有温度与高度的国学传播平台。不但要把货真价实、健康有益的国学传播给公众,而且要透过浮躁与虚热,向人性、情感、灵魂深处沁入,以最真挚、最温暖、最接地气的现实关怀,一点一滴地塑造公众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让博大精深的国学飞入寻常百姓家,满足大众多样化的精神诉求,给力社会文明进步,所谓“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

钱穆先生曾说,一国之国民,对本国以往历史应怀有“温情与敬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已经启动,全社会都应以敬畏与谦卑之心,迎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春天,加大投入,融合资源,寓教于乐,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喜闻乐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转化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组成部分,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在全社会形成参与守护、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真正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易国祥:告白古诗词,不期而遇的一道青春风景

是谁说过:“唐诗宋词是中国人的故乡”。之所以说,古诗词并非我的故乡,是因为,古诗词只是我离开故乡之后一个美丽的邂逅,是十八岁踏上军...[详细]
齐鲁网 2017-02-10

朱永华:艺术表演中的“坏人”应该说哪里话?

为了增添小品的娱乐性和艺术包袱及提高观赏性,无论选择广东话、上海话还是河南话,都是出于塑造人物艺术形象的需要,既没有刻意贬低这些地...[详细]
齐鲁网 2017-02-09

刘天放:祛除功利性,高校智库方显“智囊”本色

有些油嘴滑舌之徒都成了“智囊”,他(她)很少不踏实而认真地研究问题,而是借助这个身份到处投机钻营。学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因能...[详细]
齐鲁网 2017-02-08

刀笔有痕:对付“知产流氓”,当有唇亡齿寒之忧

恶意投诉者先在品牌店购买了正规产品,不过收货之后给予掉包,或者在批量之中夹杂一些赝品,商家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平台方也无从辨别和...[详细]
齐鲁网 2017-02-08

朱永华:“丽江”是云南的丽江,也是中国的丽江

不能对故意抹黑乃至蓄意“泼脏水”的“野蛮游客”太放任,丽江是云南的丽江,也是中国的丽江,任何损害丽江旅游形象的违规违法行为,都应当...[详细]
齐鲁网 2017-02-08

朱永华:提高旅游文明需要更多的“采药超人”

大学生游客的细心和求知欲可嘉,被@的博物杂志官方微博回应也很“给力”,不但给出四个字的正解,在给网友们进行科普知识的同时,还不忘用...[详细]
齐鲁网 2017-02-07

杨玉龙:用好文化元素,让“老庙会”留住人心

“老庙会”已经成为一种中国民俗文化活动,唯有坚持继承与创新结合,文化与科技融合,才能将庙会打造成迎合群众需求的文娱大餐,不断焕发新...[详细]
齐鲁网 2017-02-07

磊磊:一只手换三条命,传递生命的崇高与厚重

有人为了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去自己的生命。而做此义举的赵传博,或许并没有考虑太多,甚至连抉择的时间都没有留给自己。他只是用一种简单而...[详细]
齐鲁网 2017-02-06

堂吉伟德:聚焦三农问题,要稳抓尊重市场的牛鼻子

新的形势下,究竟如何真正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在进行技术完善之际,应当建立并明确一些基本原则,总的说来,以市场规律为导向,在大力发展...[详细]
齐鲁网 2017-02-06

刘天放:不愿打工做“网红主播”是件可悲的事

报道中的“葫芦头兄弟”靠的是其东北人特有的幽默话,能够维持正常生活,但据称这两位“铁蛋和柱子”完全放弃了打工种田,整天忙于“直播”...[详细]
齐鲁网 2017-02-06

朱永华:“共享汽车”来袭城市准备好了没有?

显然,不外乎业内人士对共享汽车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即便是每一位城市居民对这样的用车出行方式也有更多的期待。而且在现实城市“车满为患...[详细]
齐鲁网 2017-02-05

朱永华:把文明“随身携带”有多难?

其实,每个人出门在外都会“随身携带”属于自己认可的文明,只是这种出于自我甚至带有自身利益为衡量标准的“文明”,较之符合社会大众共识...[详细]
齐鲁网 2017-02-04

刘天放:从春节旅游再增长看“好客山东”魅力

当然,取得成绩还要看到不足,也要在旅游业上寻找新的增长点和突破点。山东旅游的成绩是各方辛勤付出的结果,只有撸起袖子实干,才能使“好...[详细]
齐鲁网 2017-02-04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