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我来说说 复制链接 2014-09-03 08:34:09
作者 王军荣
“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这是吉林大学广播站贴出的迎新标语。今年的大学迎新,各大高校都挂出了给力的标语,励志版的有“天行健,学长以实力打倒高富帅;地势坤,学姐凭智慧战胜白富美”。鸡汤版的有“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当然也不乏“学妹,快到我们碗里来!”这样简单直接版。(9月2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迎接新生,各显神通,迎新标语也是其中一个元素,因此,大学迎新标语也讲求推陈出新,但大学迎新标语却不能没有“谱”,应该有大学自身的特点,应该有文化有内涵,而不能一味迎合网络潮流,更不能简单借用套用,那实在显不出大学的特点和文化。
说起来挺可笑的,“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的迎新标语曾经在2011年9月受过广泛关注过,挂这条迎新标语的也是吉林大学,事后学校表示,该条幅是社团学生未经审批自发悬挂,玩笑“太过了”,校方已做出通报批评,但不会对当事学生做进一步处理。没想到的是,时隔3年之后,一模一样的迎新标语却又挂了出来,同样引起广泛关注。如果说,3年前挂出这条标语可以算作是“创新”,但现在卷土重来,就显得太陈旧了。
现在大学的迎新标语往往是由学生作主的,多数没有经过“征集”这一环节,由几个学生会的学生“制作”,也没有经过精心“创作”,多数是套用网络用语,而且多数是为了求得吸引眼球,因此,制作出来的迎新标语,也很难说有多少“创新”的意味。其实,“迎新标语”也是学校文化之一,本着对新生的负责,学校应该重视迎新标语的制作。本来,学校可以事先在学生中征集,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并且将征集到的迎新标语进行“民意选择”,然后选出有个性有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学校特点的迎新标语挂出来,那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唤起学生的热情,这是多么好的教育载体。可惜的是多数学校多不太关注,任由几个学生制作。
不知道吉林大学今年为何这条颇受争议的迎新标语又重出江湖,估计是黔驴技穷了;或者是因为想再一次引起关注,如果真是如此,那也太没有意思了。
大学迎新标语,没必要挂太多,更没有必要求新求异。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如何能够尽快地报到,如何尽快地熟悉校园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据了解,华中师范大学采取新生“一站式”网上自助报到。校园卡、寝室钥匙、组织关系等一切由志愿者负责为新生交接,学校迎新的理念是“回归平静”,学校内不再有过多的标语和彩旗。这样的迎新方式才是学生最需要的。
其实,大学新生受到最深的影响显然不会是迎新标语,而是学长学姐,如果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人格魅力来影响新生,会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
大学能够容纳各种迎新标语,但却不应该让低级媚俗作主。一言蔽之,大学迎新标语不能没有“谱”,应是大学文化的呈现。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