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中国农民丰收节:给社会一个提醒,给农民一个机会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苑利

2018-09-22 15:23:09

【传统文化大家谈】


作者: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何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

 

《汉书》中有这样一句劝农金句:“农,天下之大本也。”习近平总书记也说,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被中国人称为“三农”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而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的秋分,设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为农民设立的法定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到底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进一步彰显“三农”工作的重要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始终是国家安定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们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这也成为我们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虽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老“三农”问题,但同时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新“三农”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新挑战,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三农”问题仍是关键中的关键。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中央政府专门为农民设立的第一个专门性节日,高规格的礼遇,彰显出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关注。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民仍然是中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重不重视农民,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对于其国民的关注程度。我们应该利用这样一个节日,礼敬我们的农民兄弟,礼敬这些一直从事着繁重的劳动生产,却又一直任劳任怨、甘于奉献的“最可爱的人”,让尊重农业、尊重农民,成为整个社会的风尚,从自己出发,为中国农业、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民,解决更多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

“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本着“务实、开放、共享、简约”的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因地制宜办节日、节俭热烈办节日、开放搞活办节日,在突出地方特色、传统特色和农民特色的前提下,让农民成为这个节日的真正主人。

筹办“中国农民丰收节”,首先应该明白这个节日的真正主人是农民。中央政府也希望全国的农民兄弟通过自发组织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举办起一系列的民俗活动,用最简单、最朴实、最直接、最喜庆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丰收成果,展示自己的幸福生活,展示当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正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劳作不得闲。五谷丰登秋分始,家家户户庆丰年。

要想让当地农民提升自己的获得感、幸福感、光荣感,最重要的是要唤起当地农民的文化自觉,充分调动起当地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乐在其中,嗨在其中,让他们通过节日看到自己的分量,看到自己对中华文明所作的贡献。

首先,“中国农民丰收节”应该成为展示当地文明的重要窗口。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不是西方的摇滚、爵士、迪斯科,而是依靠当地农民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属于我们的传统。在这里,只有我们的皮影、我们的秦腔、我们的布袋戏、我们的采茶戏、我们的传统小吃、我们的传统手艺……只有这些,才配得上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真正主角;只有当地的农民,才配得上是“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真正主人。

其次,“中国农民丰收节”也应该成为各级政府表彰先进、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重要窗口。当地的种粮大户、养猪大户,当地的优农产品提供大户、传统手工艺大户以及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家等,都应该在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里,骑马戴花,接受来自政府的表彰,接受来自社会的礼遇。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和近万年农耕文明传统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的基础,就是由历朝历代农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农耕文明。传统农耕文明就像一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最优秀的传统文化DNA主要蕴藏在这里。如何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的设立,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应该成为我们筹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深入调查,摸清自己的家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当地农民草编、柳编、木雕、石雕等形形色色的才艺才华,发掘并展现出来;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将当地最优秀的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产、灌溉工程遗产等充分地挖掘并展现出来。

总之,举办“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全力激发起广大农民对于乡土文化的自豪感,激发起广大农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让农民深深地感到农民是一个备受尊敬的职业,农村是一个山青水绿的美丽家园,农业是中国最有根基的朝阳产业。

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乡村振兴”是一项影响全局的战略性工程。乡村不发展,中国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发展;乡村不小康,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全面实现真小康。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紧接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出台。这些重要报告和指示精神,核心只有一个,举全国之力,补齐中国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最后一块短板。

“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亿万农民庆丰收、晒丰收的节日,也是全社会享丰收、助增收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就是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方力量统筹起来,调动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并使他们参与到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宏伟战略中来,在汲取传统农耕文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道德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人们提供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优产品,通过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完成中国社会从“吃得饱”走向“吃得好”的完美跨越。

总之,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但可以充分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铭记中国农民的伟大贡献,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起全国人民振兴乡村的美好愿望。作为世界上农业人口最多、农事品类最丰的农业大国,中国有责任也有义务将“中国农民丰收节”办成一个世界上最有特色、最有人气,也最有影响的农民的节日、丰收的节日。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2日 05版)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央视网:“改革重在落实”容不得有半点懈怠

事非经过不知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前景十分光明,但挑...[详细]
央视网 2018-09-22

人民日报钟声:为实现朝鲜半岛持久和平行动起来

中方坚持推动半岛无核化,坚持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无论半岛形势是紧张还是缓和,中国都是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贡献...[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9-22

【网络中国节·中秋】让传统中秋绽放时代魅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愿中秋节所积淀的深厚文化、蕴含着的迷人魅力,穿越时间与空间,在每一个国人的心中绽放。...[详细]
荔枝网 2018-09-21

百人考场惊现80名“枪手”,胆子够大的

此案暴露出的问题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网络远程教育等相对小众化的考试,也应加强监督管理。除了要事后严厉惩戒形成震慑,更需净化考...[详细]
光明网 2018-09-21

【网络中国节·中秋】中秋节,不妨多一些仪式感

中秋之夜,金风送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在《红楼梦》中,每逢中秋之夜,阖府上下都要吟诗作赋,设宴赏月,延续至今。在普通百姓中,中秋...[详细]
山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18-09-21

马上评|饭局凶险,为什么人们还乐此不疲?

人总是需要社交的,对于饭局不必有道学先生式的洁癖。但是有些饭局已经成为社会肌体的病害,物质上的铺张浪费倒在其次,绑架人际关系、污染...[详细]
澎湃新闻 2018-09-21

长城暖评|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奋斗才是你“最美的样子”

但那里稀薄的空气、巨大的温差和强烈的紫外线,却又让很多人望而止步。然而,就是有这样一群人,怀揣着支援西部的梦想,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进...[详细]
长城网 2018-09-21

从“三岩”片区异地扶贫搬迁说开去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精准扶贫精...[详细]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18-09-21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网络安全还需深耕农村这片土地

推进网络安全工作,还必须要深耕农村这片土地,让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的知识普及广大农村网民,让用上智能手机的农村老人能正确识别来自网络的...[详细]
华龙网 2018-09-21

深评丨促进“中间群体”增收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其实“扩中”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同时对这部分人群中的特定人群再做细分,精准扶助可以...[详细]
中国网 2018-09-21

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⑤以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

前不久,热播电视剧《那些年,我们正年轻》,讲述“两弹一星”研发中几位大学生义无反顾投身国防建设并奉献一生的故事,受到如潮好评。跨越...[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9-21

人民日报:月明中秋,一夜乡心九州同

中秋节,更直接被称为“团圆节”。一家人围坐一堂,父母给孩子念诵几句与月亮有关的诗词,爷爷奶奶讲讲吴刚嫦娥的故事,一起吃月饼赏月……...[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9-21

开行“采棉专列”彰显铁路服务不忘初心

这一列慢火车也成为长治等地区联通外地的唯一出路,当地铁路部门为了服务百姓的顺利出行,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几十年来票价一直不涨,成为...[详细]
中国经济网 2018-09-1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