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人民情怀彰显不变初心

来源:齐鲁网

作者:吕晓勋

2018-02-14 10:34:02

吕晓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郑重承诺里,在“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自我要求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沿着崎岖山路,在大凉山腹地一一走访贫困户,“看到大家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心里十分欣慰”;在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及发展情况,勉励“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在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和乡亲们一起喜迎新春,动情地表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到四川多地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亲切的问候、动人的场景、感人的画面,让人们深切感受一个大党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

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意,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六次在春节前夕来到群众当中。回望过去几年,从在陕北梁家河用自己的钱为乡亲购买年货,感慨“把心留在了这里”;到第三次上井冈山,与老乡一起打糍粑,强调“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再到“暖气热不热”“粮食够不够吃”“孩子上学要走多远”的温暖关怀中,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

岁月沉淀着启示。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们的所思所盼,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南针”。山西赵家洼村的一位村民曾深情回忆,总书记“一边翻看我家的扶贫手册,一边问我家里几口人、收入多少、都种些啥,问得特别细”。有媒体曾用“走得远、看得全、问得细、想得深”四个短语概括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特点,这给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有益启示:心中有民,脚下就得有动力;心中有责,肩上就得有担当。工作再忙,都要抽出时间多到基层走一走、看一看,问问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跟老百姓打成一片,是干事创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不容偏离的执政根基。把人民当亲人,人民才会愿意把干部当家里人。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宣示温暖人心。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是最根本的哲学,也是接续奋斗的永恒坐标。过去五年,无论是一分钟脱贫20多人、一天增加4万多家市场主体,还是新增相当于英国人口的就业数量、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一直被放在治国理政的最高位置。有人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历年的新年贺词,人民、改革、发展是反复出现的高频词;而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更有200多处强调“人民”。可以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郑重承诺里,在“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自我要求中,一步步变为现实。

投身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造福人民“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脱贫攻坚,如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怎样切实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又该如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我们要破解的每一个民生问题,都是世界性难题。而新的社会增长点、经济发展潜力,恰恰就蕴含在“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三年时间,敢于并善于推出更多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一件件民生实事办成办好,才有可能让群众生活真正得到改善,人民权益真正得到保障。

考察期间,在离开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时,村里的男女老幼排起长长的队伍,同总书记依依惜别。村党支部书记向总书记献上彝族传统服饰查尔瓦,表达对总书记的爱戴。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一个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的政党必将力量无穷,一个珍视人民的国家也必将兴旺发达。

《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14日  05 版)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详细]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8-02-12

为政之德 思想之光

[详细]
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8-02-12

人民日报话说新农村:争当贫困户不可取

要扶真贫,真扶贫。应当看到,“红眼”的直接诱因是扶贫政策礼包越来越大。实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要求,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2-11

人民日报三农微观察:让“大粮仓”变成“好厨房”

如果说农产品加工业是“全民厨房”,那企业就是掌勺的“大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帮助“大厨”练好内功。有企业研发了粗粮组合产...[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2-11

人民日报大使随笔:西方媒体谎言骗不了非洲人民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堡峰会上提出了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目的就是支持非洲破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2-11

学理大观|罗骞:中国强起来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指导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当代中国现实,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我们事业顺利...[详细]
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号 2018-02-11

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中非关系进入黄金期和成熟期

中非关系的快速发展、中非间的不断走近,显然触动了个别西方媒体的敏感神经。在倍感失落的同时,这些媒体不惜编造所谓中国借援建非盟会议中...[详细]
齐鲁网 2018-02-10

人民日报冰雪观察:一面墙与一座桥

虽然是面墙,但国际奥委会显然更希望传递“桥”的意味。墙上写着醒目的主题是“搭建桥梁”,墙体的设计也很独特——中间部分向地面倒下,江...[详细]
齐鲁网 2018-02-10

人民日报话说新农村:多下真功夫 别动歪脑筋

最近的一则关于脱贫考核评估的报道,令人颇多思考。某省开展脱贫第三方绩效评估,评估组由高校师生组成。评估组成员称,他们在一个贫困乡镇...[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2-04

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天下为公”方显大国担当

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伟大进程和目标。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顺应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同时也需要...[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01-28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