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光明日报:用“绿色法典”开启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新征程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吕忠梅

2018-01-06 07:21:01

作者:吕忠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是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的一个方面。这既根源于我国绿色发展的理念尚未得到全面贯彻,使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又根源于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的某些不完善,使国家提供生态环境公共产品的能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存在“短板”。

因此,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的角度来考量,需要加快推进中国生态环境立法的适度法典化工作,编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绿色法典”。

现行环境法律制度体系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

环境资源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最迅速、立法最活跃的法律领域之一。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环境资源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环境资源保护主要领域已经基本实现有法可依。然而,与环境资源立法数量快速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法律制度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力度难以达到建立与维护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与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对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新要求的不适应性十分明显。

我国环境资源立法采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统领,以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生态保护法为主干,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立法为补充的分散立法模式。如此环境立法与资源立法分离的模式,难以统一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存在一定距离。我国目前已经制定了30多部环境资源方面的法律,但在立法体系上,这些法律分属于行政法、经济法等不同的法律部门;在立法内容上,环境保护立法与资源开发利用立法的宗旨、原则、制度之间的不协调、不衔接问题十分突出,甚至有许多内容直接对立。例如,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保护优先、经济社会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但该法尚未成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当生态环境价值与其他价值发生冲突时,并不具有优先保护的法律效力。

各环境资源管理部门主导立法的模式,难以解决部门利益主导立法问题,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的战略部署存在较大差距。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公共权力,其立法理应摆脱部门、地方利益的困扰。但从现实来看,作为基础性、综合性立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整体生态环境按照要素和区域进行分割,进而归属于不同部门进行监管,各污染防治立法和资源立法更是由各相关部门主导制定,实际上使生态环境保护的公共权力分割为部门权力。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的情况下,难免出现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的种种现象,导致各部门有利者争相监管、无利者相互推诿。

按照环境资源要素进行单项立法的模式,难以克服解决法律间的相互重叠与冲突、修改滞后等立法困难,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新要求也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现行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呈明显的碎片化、相互重叠乃至矛盾的状态。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与各单项环境污染防治法,条文重复率均超过30%;由于各单行法制定时间不同,受立法资源限制,不可能同时启动修法,导致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前后矛盾、相互冲突,法律执行和适用十分困难。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转变立法思维,对现行环境资源法律规范进行系统整合,适度推进生态环境立法法典化。

编纂一部体现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绿色法典”

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生态关系,并将这种认识以立法方式转化为新原则、新体制、新制度,编纂一部体现新时代发展要求、体例科学、内容协调的“绿色法典”。

要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明确适度法典化的“绿色法典”编纂原则。十九大报告提出,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责。这表明,加强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从生态系统管理来看,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基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强调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和“山水林田湖草”的综合管理;基于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注重跨部门和跨地区的统筹协调;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属性,突出生态环境的独立性监督。从自然资源管理来看,必须重视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合理设置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与自然资源生态监督管理职能——这意味着,“绿色法典”不应也不可能成为包治百病的“灵药”,必须厘清不同性质的法律问题,围绕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推进环境立法的适度法典化。

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总体要求,提出适度法典化的“绿色法典”编纂方案。我国宪法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已有相关规定,有环境资源类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数百件;全国性的环境执法督查、督察机制基本建立,法院系统设立了970多个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700多家社会组织依法具有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这些实践积累了经验,为推进适度法典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我国可以考虑借鉴民法典的编纂路径和方式,采取“总则—分编”结构。总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基础“提取公因式”,规定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制度,分编可以结合现实需要,整合部分现行的污染防治和自然资源单行法,合理设置相关制度。

 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要求,加强生态文明法治理论建设,为编纂“绿色法典”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在此,可借鉴一些国家成功法典化的经验,分析另一些国家法典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结合中国实际,在“绿色法典”领域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作者:吕忠梅,系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06日 09版)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光明日报见仁见智:让濒危失传剧目重见天日

更难得的是,当我们面对传统戏的演出时,才能知道我们今天的短处和不足,发现现在的演员和中青年艺术家的缺点和短板,才能知道我们还需要在...[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1-06

人民日报: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1·5”重要讲话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1-06

人民网评:锻造一支令党和人民放心的精兵劲旅

新年伊始,中央军委隆重举行2018年开训动员大会。习近平主席在向全军发布训令后,远程校阅了各军兵种部队的开训情况,随后深入中部战区陆军...[详细]
人民网 2018-01-05

军报评论:坚定不移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

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刻苦训练、科学训练,勇于战胜困难,勇于超越对手,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坚...[详细]
中国军网 2018-01-04

人民网评:纠正算法推荐,既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

近日,针对传播低俗信息和低质内容等问题,今日头条发布《集中清理违规账号的情况通报》,关闭社会频道、将新时代频道设置为默认频道,同时...[详细]
人民网 2018-01-03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用改革为发展松绑除障

“美国真正应该害怕中国什么?”《华盛顿邮报》在经过调查之后如此回答:不是中国GDP的增长,而是北京中关村的一些咖啡店,店里有几十张桌...[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1-03

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壮阔征程

5年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专机,完成29次出访,飞行57万多公里,累计198天,遍及五大洲、57个国家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习近平...[详细]
新华社 2018-01-02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用活力标注新时代

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将“活”字解释为水流的声音。社会的活力,正在不断流动的声音中彰显。有调查显示,10年前,中国每送出3人留...[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1-02

人民日报红船观澜:忏悔录怎能写成“八股文”?

。这些反面教材是用违纪干部的惨痛教训换来的,正如一名干部所言,要用好忏悔录,发挥警世钟的作用。因此,这相应地对忏悔录的质量有了明确...[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1-02

光明日报评论员: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深情告白,群众来信中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详细]
光明日报 2018-01-01

人民日报社论:我们的新时代 历史的新光荣

回首2017年,党的十九大树立一座里程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起改变中国的力量,我们在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全面小康、现...[详细]
人民日报 2018-01-01

2017年,这些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详细]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2017-12-31

人民日报海外版望海楼:2017,中国为世界点亮明灯

人类社会处于一个新起点上,世界是走向开放、包容,还是封闭、极端?这是21世纪之问。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大旗,把为全人类作贡献作为...[详细]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12-3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