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译者张卜天:在科学史的大陆“开疆拓土”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飞亚

2017-10-06 14:47:10

张卜天是以翻译家身份闻名的。虽然他翻译的书籍,大多属于一个在中国刚刚兴起的学术领域——科学思想史,感兴趣且能读懂的人,绝不算多。

初见张卜天,是在清华大学那片荷塘,湖心岛上。今年4月,他刚调到清华新成立的科学史系任教。1979年出生的他,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说话诚恳而直率,平静的语气,透出一种明悟之后的淡然。与这样的人聊天,是一种非常愉快的体验。

9月份,张卜天第一次正式登台开课,讲授中世纪科学史。“以后能做翻译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了。”他开玩笑地“抱怨”。此前,他全部生命的95%,都被翻译占据。

从2001年的《牛顿研究》开始到如今,他已经出版了40余部译著,以一己之力撑起了“科学史译丛”“科学源流译丛”两大系列,有8本书入选商务印书馆“汉译名著”,还译出了国内最广为人知的拉丁语教材《韦洛克拉丁语教程》。

有人说,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译者,是像大熊猫一般珍稀的存在。

张卜天曾是地道的理科生。不到16岁考入中科大的他,被同龄人视为“天才”。填报志愿时,在父亲的建议下,他选了热科学与能源工程系。但入学不久,一本《爱因斯坦传》让他发现了真正的自我:“直接研究光,不是比研究锅炉有趣得多?”他申请转到了近代物理系。

本科毕业后,张卜天赴美国留学,继续攻读理论物理,还当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著名科普作家史蒂文·温伯格的助教。前途看起来令人艳羡。然而,“一场惊心动魄的精神危机”迫使他三个月后就放弃学业,回到国内。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无人能明白他的感受,心理医生也说不出原因,物理学更无法给出答案。他的思考,自然而然地转向哲学层面。2001年初,他开始在北京大学旁听哲学课,接受张祥龙、吴国盛等名师的思想洗礼。次年,他考上北大科技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踏上了一条迥然不同的道路。

与翻译结缘,正是在“北漂”之时。“蹭课”期间,吴国盛正准备将一套科学史丛书译介到国内,其中《牛顿研究》一书还没人译。张卜天主动请缨,以“旁听生”的身份出色地完成任务。后来,吴国盛成了他的导师。这本书,也成了他的处女译作。

科学史领域的名著都散布在英语、法语、德语、荷兰语、拉丁语等不同领域,翻译的难度可想而知。而曾在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学习德语以及自学拉丁文的经历,让他得以在多语种之间游刃有余。尽管如此,一本书译下来,与作者的邮件往来常常多达200余封。

那些最重视的书,他会力求每个词都尽可能精确,并加上自己的“背景注释”。譬如众所周知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张卜天就译成了《天球运行论》。“哥白尼所说的orbium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天体’,而是古代天文学家假想的带动天体运行的透明的‘天球’。今天我们不承认‘天球’的存在,便想当然地把这个词译成了‘天体’。”

旧译本是由一位天文台的老先生译的,对西方哲学、古代科学的背景了解不深,一些古代的人物、事件、哲学和科学术语译得不太准确。张卜天修订后,附于书后足足200页的注释的质量大为改观。这些功夫往往都在暗处,一般读者很难注意到。但张卜天觉得,这是值得的。

不过,对于大多数的书而言,他并不追求十全十美。面对科学史这片“新大陆”,更多时候,他内心涌动着不可遏制的“开疆拓土”的热情,总想以更高的效率,多译一本书,也就为这个新学科多辟出一块田地。

科学史分为实证史、思想史、社会史等诸多领域,张卜天最关注的是科学思想史。甚至可以说,他真正关心的是思想史里面的文化背景,是哲学、宗教乃至尘封在现代性背后的神秘学,是科学之所以成为科学的“土壤”。在他看来,作为舶来品的“科学”跟西方文化的联系尤其紧密,离开了“土壤”,科学将只是一副没有灵魂的空壳。

“学理工科的人容易偏狭,变得不宽容。”张卜天说,“我当年也经历过这种思想过程,觉得自己学的是‘离真理最近’的学科,把这个学好了就可以了,为什么要了解历史?”他露出自嘲的微笑,补充说:“所以,清华这样的理工科学校尤其需要(思想史)这样的文科专业。非如此,就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倘若不能明白世界的丰富与人性的复杂,很容易走极端。”

“以前的人无论做什么,都是有终极层面作为依托的。托勒密就曾说:天文学从根本上关乎道德和灵性的发展。而如今,人文和科学完全分开了。”他眼神里透出些许遗憾。弄清楚这种分离的缘由,思考人类在这方面的未来,是他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在中国,真正的科学思想史才刚刚开始。“在什么意义上能在中国语境下谈论和使用‘科学’‘技术’‘宗教’‘自然’等一系列来自西方的概念,都是亟待界定和深思的论题。只有本着‘求异存同’而非‘求同存异’的精神来比较中西方的科技与文明,才能更好地认识中西方各自的特质。”在“科学史译丛”总序中,张卜天这样写道。

他希望通过中西比较,在传统文化中发掘出数千年文化传承的脉络,为自己也为国人找到安身立命的“土壤”,正如他所说的:“研究西方,最终是为了回到中国。”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06日  08 版)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光明日报:平庸浅薄的逗乐是“喜剧”的悲剧

当代的喜剧精神内涵容易被“一种肤浅的现世观念和欲望的快乐原则所取代”。如果将喜剧等同于平庸浅薄的逗乐、搞笑,那将是喜剧的矮化和异化...[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6

杨立新:“好演员要有塑造各种人物的能力”

虽然他说“本来想换种轻松的生活方式,没想到又这么忙”,不过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不断努力追求的这件事情应该被尊重为“事业”,而他谈...[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5

光明日报: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持问题导向,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和根本...[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5

人民日报:中国形象传播的一次新尝试

在网络上,我不时会看到成龙的影迷们感慨,“成龙的片子也是看一部少一部,要珍惜”。莞尔之余,我想提醒他们,进入人生新阶段的成龙,反倒...[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5

人民日报评“算法”: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

要提高平台使用透明度,畅通用户的设置渠道,将信息的选择权还给用户,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以...[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5

光明日报:中国智慧 世界同行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回望过去五年中国外交事业的新成就,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目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4

人民日报钟声:为中美关系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

今年11月,特朗普总统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几天前,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工作团队要共同努力、密切合作,确保...[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4

光明日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两岸及港澳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两岸及港澳同胞应该胸怀...[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3

光明日报:文化科技融合从自省到自觉

今天,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强大支撑,推动着文化产品创作方式的巨大变革,改变着...[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3

新华社评论员:汇聚全党力量 开启奋斗新程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详细]
新华网 2017-10-0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将成功果实系于祖国大树

有人说,祖国就像自己的父母,你是无法选择的;你爱自己的祖国,你为祖国要有所承担,这也是一种义务。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2

新华网评:防治“节日病”,修行在个人

这些被通报的,大多都是发生在基层领导干部身上的小问题。但正是芝麻大点的事,却让“芝麻官”栽了跟头。事无巨细,反腐没有死角,越是小问...[详细]
新华网 2017-10-01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