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人民日报:中国形象传播的一次新尝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左 衡

2017-10-05 08:09:10

成龙主演并担任监制的影片《英伦对决》正在国庆档上映。不同于观众印象里的成龙电影,这部影片有着颇为复杂的意味。透过故事和人物,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和西方在历史、现实、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展开的深度对话。

影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的小说,讲述一名华人在英国和北爱尔兰的政治冲突中痛失爱女,屡次要求政府缉拿凶手,却被视为干扰政府秩序、危及政客安全,一再被无视、轻视、蔑视。这位身世坎坷的老人终于忍无可忍,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最终完成了复仇,也影响了这场风波。

导演马丁·坎贝尔擅长从世界政治史中,为动作类型片寻找现实依据和人物心理支点。这次《英伦对决》走得更远,坎贝尔用冷峻阴郁的影调,解剖英国历史和现实,放在英国脱欧的大背景下看耐人寻味。成龙的加盟,改变了这部影片的面相和意义。

成龙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电影人之一,2016年更成为首个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华人。就文化传播而言,大银幕上的成龙代表了感性的中国形象和华人形象。当然,成龙形象又与他以往塑造的一系列角色,以及香港电影的气质密不可分。令人眼花缭乱的功夫和轻松滑稽的喜闹剧,是他的标签。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成龙打入好莱坞,更强化这种形象。对于当时的西方而言,作为好莱坞电影工业外援的成龙是被欢迎和接受的。西方观众对成龙的喜爱,或多或少是在将东方人和东方文化视作奇观的前提之下。

在《英伦对决》里,成龙几乎完全放弃自己原有的表演模式和表演经验。他主动要求把自己化妆得比实际年龄苍老再苍老些,收起轻松嬉笑的表情,杂耍一般的动作设计也不见了,回到搏命格斗时最直接简单的样子。他用人生的积淀来表演,表现出主人公巨大的痛苦和愤怒,把一个华人的不幸遭遇转喻为华人在某些地方的处境。

在一些叙述世界历史的主流大片中,中国人的存在总被有意无意地淹没。比如,我们现在知道,1912年泰坦尼克号上是有中国人的,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也和两年后中国远征军的命运有着隐秘的联系。从电影创作的立场看,这些事件不是必然需要出现在某一部影片里;但从价值观的角度分析,历史取舍中流露着明显的倾向性。讲什么,不讲什么,怎么讲,这些看似创作层面的问题背后,仍然是西方主导下的话语规则。这正像《英伦对决》中成龙饰演的老年华人,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只有一心将他排除在外的权力和话语。

一个常识日渐呈现出来:愿意并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归根到底,或许只可能是中国人。再进一步,要让中国人的历史和故事不再被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遮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自己具备足够的实力。这也正是《英伦对决》里成龙所做的事情:当政客试图蒙骗他时,他用中国人特有的韧性与顽强抗争,让对手看到了不容忽视的存在。于是,成龙形象的转型也就成为一个隐喻,中国人不是作为奇观,而是作为更加有现实存在感的人出现,并且深深介入、影响着现实的走向。

以往的成龙,用功夫吸引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注意,今天的成龙,坦然叙述中国人的历史和生存。在《英伦对决》里,我们能感觉到成龙在表达,坎贝尔则一边观察成龙的表达,一边尝试实现自己的叙述。两人在影片里各自留下印记。作为一次合作合拍的尝试,影片也留有一些遗憾。但这毕竟迈出了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努力一步。

在网络上,我不时会看到成龙的影迷们感慨,“成龙的片子也是看一部少一部,要珍惜”。莞尔之余,我想提醒他们,进入人生新阶段的成龙,反倒会尽力做到让每部片子都与以往不同。比如《英伦对决》,那不是老去,而是换一种方式前行。

《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05日  08 版)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人民日报评“算法”: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

要提高平台使用透明度,畅通用户的设置渠道,将信息的选择权还给用户,不能让“劣币”驱逐“良币”。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以...[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5

光明日报:中国智慧 世界同行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回望过去五年中国外交事业的新成就,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目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4

人民日报钟声:为中美关系培育新的合作增长点

今年11月,特朗普总统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几天前,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工作团队要共同努力、密切合作,确保...[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4

光明日报: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两岸及港澳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民族强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乱,是同胞共同之祸。两岸及港澳同胞应该胸怀...[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3

光明日报:文化科技融合从自省到自觉

今天,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经成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强大支撑,推动着文化产品创作方式的巨大变革,改变着...[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3

新华社评论员:汇聚全党力量 开启奋斗新程

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详细]
新华网 2017-10-02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将成功果实系于祖国大树

有人说,祖国就像自己的父母,你是无法选择的;你爱自己的祖国,你为祖国要有所承担,这也是一种义务。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2

新华网评:防治“节日病”,修行在个人

这些被通报的,大多都是发生在基层领导干部身上的小问题。但正是芝麻大点的事,却让“芝麻官”栽了跟头。事无巨细,反腐没有死角,越是小问...[详细]
新华网 2017-10-01

光明日报社论:砥砺前行谱新篇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倍加努力、奋发有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意气风发地开创新的时...[详细]
光明日报 2017-10-01
人民日报社论: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人民日报社论:祝福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国情、最大实际。“强起来”的中国可以自信,但...[详细]
人民日报 2017-10-01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牢记全党嘱托 切实履行职责

党的十九大,万众期盼、举世瞩目。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党的十九大一定能开成一次...[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9-30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从严治党 有腐必反

彻底查处孙政才严重违纪案件,对消除党内隐患、严肃党的纪律、净化党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再次证明我们党具有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详细]
人民日报 2017-09-30

光明网评论员:怀念钱谷融,怀念光风霁月

如果单纯以“著述等身”的标准来衡量钱先生,大约会有些难以理解为什么钱先生的离去,足以引发朋友圈无论行业无论年龄的集体悼念。但如果对...[详细]
光明网 2017-09-29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