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谭浩俊:工程师拜老工人为师,中国智造需沉下去

来源:齐鲁网

作者:谭浩俊

2017-12-14 09:28:12

作者:谭浩俊

近日,在浙江省装备制造、机械专场招聘会上,阿里巴巴招聘位上的红色招牌海报格外抓人眼球--这一次,阿里巴巴不招程序员,招聘的是“10年经验工人老师傅”。(12月11日 浙江在线)

在自然界,晴空万里,是不可能出现下雨现象的,只有云越来越低、越来越沉,才会出现下雨,且云越密集、下大雨的概率也越大。

将自然界的这一现象用于目前的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似乎也能找到一些相同的地方、一些想通的道理。可不,近一段时间以来,由阿里巴巴倡导的一种新的招聘模式和工作方式,也让我们品味到什么叫“云下沉才能下雨”的新感觉。

近日,在浙江省装备制造、机械专场招聘会上,阿里巴巴推出了一个招“10年经验工人老师傅”的招聘模式。招聘资料显示,这一次招聘的具体岗位是“ET大脑工业训练师/ET大脑业务专家”,归属阿里云,层级P8,相当于高级专家、资深经理。岗位职责则显示,需了解一个或多个工业领域,能抽象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可以让工业大脑在生产线上反复试验所学知识。

比起一般的“具有几年同类工作经验”、“有类似工作经验者优先”、“必须是相同或相近专业的”等等招聘要求相比,很显然,这招聘可谓是要求严得多、标准也高得多。尤其在目前人才流动比较频繁的环境下,能够达到这一标准的人员,并不是十分的多。而给出的待遇,也要比一般招聘高。

那么,阿里为什么要推出这样一种招聘方式呢?推行这种招聘方式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按照阿里负责招聘的相关人员介绍,就是要让阿里云下沉到车间,在车间写代码,并由一线生产经验的专业老师傅来指导工作、传授经验。也就是说,让工程师们在车间写出的代码,不仅要代表车间水平,更要代表车间的最高水平。从而让工程师们写出的代码,比仅使用阿里云和大数据写出的代码水平更高、更有利于打造“工匠精神”。

事实也是,面对互联网不是实体经济的议论,包括阿里在内的互联网企业一直感到非常“委屈”。客观地讲,单纯看互联网,可能会让人产生不是实体经济的想法,至多只能算是准实体经济。但是,如果能够把互联网有效地运用到实体经济、并与实体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互联网也就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了。阿里云的下沉,将会对互联网也是实体经济的观点产生有效的验证。

阿里请具有一线生产经验的老工人给下沉到车间的工程师当老师,决不是为了做样子。要知道,虽然下沉的工程师们都有互联网、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能够在编写车间代码方面高出许多老工人一头。但是,由于缺乏一线工作的经验,缺乏直接操作的能力,所编写的代码,有可能在细节方面达不到“工匠”的要求。

那么,智造水平就很难达到最高,就难以下出高水平的“智造雨”。而让一线老工人给他们上课,把实践中掌握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师们,工程师们编写的代码,就有可能更加符合智造要求,更能产生智造效果。同时,一线老工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授课,学到自己需要的互联网、智能等方面的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中国正在从“制造”向“创造”、“智造”、从产品向品牌转型,走质量强国之路。但是,创造和智造决不是靠嘴说出来的,品牌也不是靠嘴喊出来的。只有把触角伸向每个企业、每个车间、每道工序、每个环节,让每个工人都成为工程师,才能真正实现这样的转变。毫无疑问,智能工程师下沉,老工人上移,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至少,它可以避免智能工程师不接地气带来的技术细节真空,也可以减少一线工人缺乏智能意识和能力留下的技术障碍。

有人说,智能化时代到来,员工下岗可能会成为一种趋势,从而增加就业的压力。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确实会带来新的失业。但是,阿里推行的这种新的就业模式,岂不是创造就业的新的方式,从而诞生许多新的就业岗位。毕竟,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老工人还是比较多的。即便有些难以达到阿里招聘所需要的标准,如果每个企业在推行智能化时,都能以这样的方式操作,并根据岗位不同,设立不同的标准,其对就业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的落地工作,不仅会因为智能工程师拜老工人为师而迈出重要一步,也能为智能时代就业渠道的拓宽创造新的条件,从而可以大大减轻智能对就业影响的担忧,实现智能与老工人的有机融合。同时,有关互联网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的争论,也可以到此画上一个句号。更重要的,“云”下沉对“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影响是十分积极的,一场前所未有的“智造雨”,有可能在中国大地上倾盆而下。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江德斌:“驴友”长城上生火做饭需提高处罚标准

在强大的公共舆论和滔滔民意下,这队“驴友”应该会感受到压力,相信这个事不难解决,很快大家就能见到处罚结果。不过,这件事引发的“保护...[详细]
齐鲁网 2017-12-14

张立美:监管须对互联网“奇葩险种”念紧箍咒

有的“奇葩险种”还涉嫌有悖社会公序良俗原则,变成变相的保护和鼓励违法犯罪,甚至有销售“奇葩险种”的商家或平台,压根就不具有经营保险...[详细]
齐鲁网 2017-12-12

付彪:“空姐试吃乘客飞机餐”的未竟之问

停飞处理当事空姐不难,难的是如何提升航空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时一个小小瑕疵,在“人人都是新闻人”的语境下,都可能会被不断放大。...[详细]
齐鲁网 2017-12-09

胡艺:比基尼餐厅,这不是商业技巧是视觉污染

所谓“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对于餐饮企业而言,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饭菜色香味俱佳,价格实惠公道,遵守基本的商业伦理,才是真正...[详细]
齐鲁网 2017-12-07

付彪:治理外卖进校园,疏堵结合才是正解

很显然,如果学校食堂的饭菜物美价廉,即使没有禁令,外卖也难以在校园站得住脚。不容回避的现实是,物美价廉的学校食堂在不少高校已经渐行...[详细]
齐鲁网 2017-12-06

舒圣祥:“煤改气”,不能改没了居民的暖气

强制推广“煤改气”,固然更可量化操作,能让政绩呈现更清晰;问题是,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是结果,而不是手段。“煤改气”可以推广,但...[详细]
齐鲁网 2017-12-05

陆玄同:西成高铁横穿秦岭巴山,世路不在蜀道难

这不仅意味着两地距离瞬间缩至4小时以内,更意味着西北与西南之间的紧密联系,产业的融合发展、城市集群的密集的形成和生长以及对人才的吸...[详细]
齐鲁网 2017-12-05

盘和林:“新消费”已是中国经济新动能的起点

从马克思和马歇尔关于消费需求的论断中,我们不难看出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导向价值和拉动作用,消费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居于承前启后的关键地位...[详细]
齐鲁网 2017-11-30

王恩奎:“跨科代课”,不能是临时性糊弄一下

“跨科代课”本身没有原错,问题是“跨科代课”,不能是“抓壮丁”的临时性糊弄一下,而是“跨科代课”老师应该胜任教学。据家长反映,“孩...[详细]
齐鲁网 2017-11-29

郭文斌:小学数学题充满套路,是教育理念跑偏

一些小学的题目会考到研究生的爸爸妈妈,而有些小学的题目看似简单,里面却充满了“套路”,这显然是在培养学生的“心机”和“套路”意识,...[详细]
齐鲁网 2017-11-28

殷建光:papi酱注册商标遭拒,是一堂网红文化课

这对我们的网红文化工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法律知识普及,同时,也启迪我们的网红文化工作者,只有懂得法律,认识法律,只有在法律的轨道上,才...[详细]
齐鲁网 2017-11-26

刘天放:影视剧翻拍,是致敬经典还是黔驴技穷?

从以前的经验看,说作品,前例中毁剧的不少,没亮点的也不少;说观众,有珠玉在前,观众的要求其实更高。以上种种,足可见翻拍的风险,至少...[详细]
齐鲁网 2017-11-24

陈延福:实现“家庭作业电子化”愿景过于憧憬

假如老师布置作业要学生根据诗人当时所见所感用纸画出这幅场景,一笔一划,切身体会,深刻理解句子含义,不比小小的手机屏幕注释好吗?这应...[详细]
齐鲁网 2017-11-2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