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罗志华:人工智能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就能看病?

来源:齐鲁网

作者:罗志华

2017-11-16 10:00:11

作者:罗志华

日前,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发布了“2017年国家执业医师考试临床综合笔试”合格线,皖企科大讯飞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智医助理”机器人取得了456分的成绩,大幅超过360分的临床执业医师合格线,标志着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通过医考笔试。(11月15日《新安晚报》)

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是医生职业准入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一考试,才有机会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将来才能合法行医。既然“智医助理”通过了医考笔试,就难免让人产生猜想,这是否意味着在技术上,它已具备了从医的资格、可以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了呢?

在笔者看来,人工智能虽然首次医考过关,但目前它还远没有掌握诊疗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巧。这是因为,它之所以能够通过考试,无非是它的数据处理中心已被存储进了大量的医考题目,且这些题目能够轻易被它调阅,仅此而已。说穿了,它还只是一个“考试机器”,甚至只是一个题库,所不同的是,存储并自动调阅海量的医考题目,的确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但这只能说明它具备一定的调阅和综合能力,而不是看病能力和技巧。

其实,当前已推出的许多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其智能也仅体现在调阅并汇总大量医学资料方面,是过去已有诊疗经验的归纳与展现,还不具备智能产品所需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研发人工智能医疗产品的方向,应是赋予其医学思辨能力。

人工智能的强项是记忆,它可以将医学教课书和医学论文都熟记在心,它甚至能够综合过去的诸多病例,给出一个它认为最正确的诊疗方案。但这样做只是在“吃老本”,假如医生普遍依赖于此类产品,医学前沿科技就会出现萎缩,这不利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可见,这类人工智能产品即使有较大的作用,它们的运用规模也应该得到控制。

此外,医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出的结论或许不确定,但正是这种不确定,才给予患者以希望。在看病过程中,医生总是不断调整和改变诊疗方案,这是不断追求最佳效果的一个过程,尽管最佳效果总不能如期而至,但至少可以让患者对此充满希望。但仅凭经验给出建议的人工智能,答案总是比较固定,是难以不断改进与调整诊疗方案的,它给出的答案即使再正确,也难以被患者所接受。

由此看来,在科研人员教会人工智能医疗产品创造性思维之前,它只能作为医生的助手或“工具书”而存在。“智医助理”也是如此,它考试得分再高,目前还远不能与人的思维能力相比,只能供医生学习之用,或在看病过程中帮助查阅资料,至于人的情感和温度,它更是永远无法企及。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杨凡、赵国徽]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范子军:围观“成都豌豆尖协会”,别钻牛角尖

博文推送者是不是有意为之笔者不敢妄加揣测,“豌豆尖协会”蹿红网络本身也谈不上什么负面影响,但个案无疑再度提示我们,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详细]
齐鲁网 2017-11-13

刘天放:设“无作业日”上热搜,要重视这些呼声

根本不用担心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学不到知识,就是再迟钝的孩子,也不至于最终学不到那些浅显知识,家长不必过度焦虑。一周有一个“无作业日”...[详细]
齐鲁网 2017-11-12

朱永华:对扶怀孕老师“被肇事”不必过度联想

笔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事发路段虽有监控,但还没有投入使用。其实,如果人心不古,布满监控的路口只会看到丑陋,只要道德兴旺,监控“盲区”...[详细]
齐鲁网 2017-11-10

江德斌:“一生一世酒”企业活得了那么久吗?

对于商家来讲,这是一个免费宣传的机会,借助“一生一世酒”的噱头炒作,不仅可以吸引到舆论关注,还能让更多消费者知晓自己的品牌,要是能...[详细]
齐鲁网 2017-11-09

堂吉伟德:“女焊子”成网红,颠覆对直播的认识

粗浅与鄙俗固然能逞一时之勇,却无法赢得更多的尊重。“女焊子”成网红的最大意义,在于颠覆了直播行业内外的传统认识,有利于对既有粗放化...[详细]
齐鲁网 2017-11-08

杨玉龙:钱币收藏骗局,监管不能只当“扫尾部队”

毕竟,这些卖价动辄成千上万元的纪念币实际价值并不高,多不具备升值空间;有的“错版币”实为旧版第五套人民币等等。而这些,均是以老人们...[详细]
齐鲁网 2017-11-07

堂吉伟德:《功守道》对文化产业推广有何创新启示

尤其在传统与现代形成冲突的当下,如何利用政府、企业、媒体、机构的自身的各自需求找到共求点,在产业推广形式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内涵与价...[详细]
齐鲁网 2017-11-06

刘铭:火车票微信支付,不断创新才能接地气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铁路发展不仅依靠“八纵八横”铁路网硬件的提升,也包含软件服务的不断优化,越来越贴心的服务就是铁路发展的重...[详细]
齐鲁网 2017-11-03

何勇:人工智能时代,尼康只是败给智能手机?

可见,尼康在当前要挽救这种颓势,必须提高数码相机的品质和改善中国市场的售后服务,重新赢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进而提升在数码相机市场的...[详细]
齐鲁网 2017-11-01

刘天放:纸质书销量连续3年增长实乃阅读之幸事

让书香飘满华夏大地,不能没有纸质书。读纸质书属于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这并非故步自封,而是坚守阅读的庄严与厚度,如此才能使纸质书与电...[详细]
齐鲁网 2017-10-30

前度郎:构建电商新零供关系需法律为商家赋权

构建电商新零供关系并非一个市场议题,更是一个法治命题和社会问题,毕竟,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一旦失去控制,最终受损的是市场活力与消费者...[详细]
齐鲁网 2017-10-27

邓海建:“双11”消费体验,回归简单才够清爽

此前,消费者对三大运营商提速降费的抱怨,既是“量少”,更是“滑头”。“双11”的游戏规则如果到了考验智商的地步,无论是商家抑或平台,...[详细]
齐鲁网 2017-10-25

张绍贤:“软硬”兼顾,铁路供给侧改革掷地有声

近年来,铁路部门一直致力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不断挖掘不同消费者服务需求和精神需求,从“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服务着手提高...[详细]
齐鲁网 2017-10-23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